[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可控电火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9944.5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石佳;孙洁;李滢;姬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汤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1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可控 电火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可控电火针,包括加热底座和火针体,所述加热底座包括,隔热壳体,其顶部设置有端盖,端盖中央位置设置有供火针体插拔的开口;供电装置设置于所述隔热壳体底部外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加热器设置于隔热壳体内底面,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隔热壳体内壁,温度控制器设置于隔热壳体底部;火针体包括,火针柄,火针柄为空心筒体结构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针体,其上半部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针体与火针柄螺纹连接;火针柄的外壁还设置有电子温度计,用于检测所述针体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具有便捷、省力、火针温度及针刺深度范围可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可控电火针。
背景技术
火针,古称“焠刺”、“烧针”等,火针疗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最早记载的典籍为《黄帝内经》,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疼痛等症的治疗。一般用较粗的不锈钢针,如圆利针或24号2寸不锈钢针,也有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及用钨合金所制的火针等。火针的操作关键是“红、准、快”,在患部及其周围用碘酒、酒精消毒,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左手固定患部,右手持针。迅速刺入患部或其周围,然后立即将针拔出。针刺的深度,视溃疡种类和病变深浅而定。每次针数的多少,根据病变局部面积的大小而定,一般1-3针。针刺间隔,1-2周针1次为宜。
现有的传统火针操作起来温度难以控制,且现有的电火针多为联电结构,利用针头自身发热,但整体结构笨重,欠缺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可控电火针,包括加热底座和火针体,
所述加热底座包括,
隔热壳体,所述隔热壳体内部设置有空腔,其顶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中央位置设置有供所述火针体插拔的开口;
供电装置,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盒设置于所述隔热壳体底部外侧;
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隔热壳体内底面,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隔热壳体内壁,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隔热壳体底部外侧且位于所述电池盒内,所述温度控制器的温控调节盘设置于所述电池盒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相连接,并向所述温度控制器传递所述隔热壳体内的温度的检测信号;
所述加热器与设置于所述电池盒外部的开关、所述电池、所述温度控制器串联电连接;
所述火针体包括,
火针柄,所述火针柄为空心筒体结构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针体,其上半部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针体与所述火针柄螺纹连接;
所述火针柄的外壁还设置有电子温度计,用于检测所述针体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火针柄的外壁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并且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针体上设置有标识线。
作为优选,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为U型结构,其上端为插销部,下端为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内侧面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盲孔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
所述针体设置有外螺纹部分的侧壁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针体轴线设置的条形槽,所述火针柄的顶端外侧壁水平设置有卡接盘,所述卡接盘的下端面环形设置有若干半圆槽,所述球体卡至在所述半圆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为空心电阻圆柱体,其中心位置与所述开口相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火针柄的底端外侧壁还设置有限位环。
作为优选,所述火针柄包括不锈钢材质的外壳体和绝缘隔热材料的内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汤山医院,未经北京小汤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9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珠宝首饰用具有防盗功能的展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二次空气泵的出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