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围护结构抗风安全性及水密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7829.4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1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闫渤文;魏民;杨庆山;曹曙阳;李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50247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围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 水密性试验 工作台 抗风 安装工位 静压箱 模拟风 测试 摆动运动 侧面开口 淋雨装置 实际工程 载荷作用 振动台 喷淋 正对 雨水 参考 检测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围护结构抗风安全性及水密性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用于模拟风载荷作用下的待测试建筑围护结构的摆动运动的振动台,所述振动台上安装设有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并用于模拟风载荷的静压箱,所述静压箱的一侧侧面开口并设有用于安装待测试建筑围护结构的安装工位,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正对所述安装工位设置并用于向待测试建筑围护结构喷淋雨水的淋雨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建筑围护结构抗风安全性及水密性试验方法。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围护结构抗风安全性及水密性试验装置,能够检测建筑围护结构再风、雨同时作用下的性能,能够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参考结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围护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建筑围护结构抗风安全性及水密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城乡每年竣工的总建筑面积已达到亿左右,特别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拔地而起。建筑中的外围护结构主要遭受着风雨的作用。一方面,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风荷载作用越发明显,其数值可达成为作用在结构上的重要动力荷载之一,由于风的因素造成建筑围护结构受到破坏的情况比较普遍。比如,兰州西固一围挡墙出现倒塌的现象,造成9个路人被砸,原因便是当时出现瞬时阵性大风,围护结构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在受到强大风荷载的作用后遭到了破坏,从而倒塌。可见提出一种检验围护结构的抗风安全性的方法非常有必要。
另一方面,围护结构还经受着空气中的水蒸气及雨水的冲击,墙体吸收水分之后会引起建筑材料保温性能下降、强度降低、长霉。围护在长期的热湿条件作用下,还会造成石膏类材料变软、粉化,铁或钢结构腐蚀,还会伴随着大量菌类滋生,污染室内环境。可见建筑围护结构的受潮不仅对于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与安全存在着巨大的威胁,而且长期的受潮还会影响到建筑围护结构的美观,同时也对室内空气品质造成影响。因此从建筑物防潮保温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方法来检验围护结构的水密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抗风性能的检测方式主要有静态风荷载和动态风荷载两种检测方式,一般采用实验室静压箱进行,主要由压力箱体、风机管道、离心式风机及控制设备四部份组成。压力箱体采用钢结构构件制作,分上下两个独立单元,测试试件安装在上下箱体之间,并有相应的密封构造对其密封。上、下箱体分别由独立的风源产生机构在各自的箱体内产生相应的风力模拟,但其仅能对围护结构的抗风性能的检测。考虑到实际情况,其一、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会产生一定的摆动;其二、建筑的围护结构在真实的环境下不仅遭受着风荷载的作用,同时还遭受着雨水等的作用。此种方法无法检测在风雨同时作用下的围护结构摇摆时的性能,无法为实际工程建设时提供更好的参考结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围护结构抗风安全性及水密性试验装置,能够检测建筑围护结构再风、雨同时作用下的性能,能够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参考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抗风安全性及水密性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用于模拟风载荷作用下的待测试建筑围护结构的摆动运动的振动台,所述振动台上安装设有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并用于模拟风载荷的静压箱,所述静压箱的一侧侧面开口并设有用于安装待测试建筑围护结构的安装工位,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正对所述安装工位设置并用于向待测试建筑围护结构喷淋雨水的淋雨装置。
进一步,所述静压箱上设有气源机构。
进一步,所述气源机构包括与所述静压箱相连通的气源管路,所述气源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压力泵,且所述气源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静压箱施加在待测试建筑围护结构上的风载荷的压力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气源管路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气体流量的空气流量计;所述静压箱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静压箱内外压差的差压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7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