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导光网点的指纹识别背光源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4071.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8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弘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6K9/00 |
代理公司: | 11331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片 指纹识别 反射片 透光 导光板 模组 通槽 本实用新型 导光网点 位置处 背光源模组 红外LED灯 红外光线 手指反射 下增光片 用户使用 优化设计 均匀性 增光片 遮光胶 胶框 显示屏 指纹 发光 传输 阻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光网点的指纹识别背光源模组,其包括:遮光胶、上增光片、下增光片、扩散片、导光板、反射片、胶框及LED灯条;扩散片上与指纹识别模组对应的位置处开设一个扩散片透光通槽,在导光板与扩散片的扩散片透光通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多个导光网点,在反射片上与指纹识别模组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反射片透光通槽。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扩散片、导光板及反射片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人的手指反射的红外LED灯传输的红外光线可以毫无阻碍的以一定的规则进入指纹识别模组内,指纹就可以被准确识别,保证了显示屏发光面的均匀性与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的背光源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背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手机,指纹识别模组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件,指纹识别模组在智能手机上的位置主要分为3种,如图1至图3所示,图1所示的手机是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手机100的正面home键101位置;图2所示的手机100是手机100的背面某处的指纹识别模组102;图3所示的手机100是使用OLED屏,可以将指纹识别模组103放在显示屏幕内某处,即屏下指纹识别方式。其中,图3所示的指纹解决方案,目前只能使用OLED屏幕才能达成;当手机显示屏使用TFT-LCD(液晶显示屏)时,指纹识别模组是无法放到显示屏幕的内部,主要原因是指纹识别模组在手机的屏幕下手机内部位置,无法感应到人体指纹。若进一步采用光线感应技术计算识别指纹方案,这个光感识别指纹的方案需求人的指纹反射出来的光线必须要有规则的、可被准确的感应进入光感感应器,指纹识别模组才能根据光感感应器的感应准确计算出指纹,但是TFT-LCD(液晶显示屏)的主要部件背光源模组,如图4至图6所示,现有的背光模组10包括遮光胶带11、上增光片12、下增光片13、扩散片14、LED灯条15、导光板16、胶框17及反射片18,导光板16上方依次向上叠构设置有扩散片14、下增光片13、上增光片12,胶框17包拢设置在叠合在一起的导光片16、扩散片14、下增光片13、上增光片12的四周,遮光胶11设置在上增光片12和胶框17的四周边缘,LED灯条15设置在叠合在一起的导光片16、扩散片14、下增光片13、上增光片12的下部末端与胶框17之间、LED灯条15的LED灯151向下套置在胶框17的下部末端内、LED灯条15贴合于遮光胶11的下部下方,导光板16下方设置有反射片18,LED灯条15的LED灯151使用白光LED颗粒。现有的背光模组10内部的各个部件中含有不是透明的材质,如反射片18的内部含有多个无序排列的结构,例如上增光片12、下增光片13、扩散片14均包含非透明的材质,无序排列的结构材质及非透明的材质都会严重影响指纹识别模组所需要的光线的规则传输;光线传输没有规则性,人的手指70反射的红外LED灯60传输的红外光线就无法识别或者识别错误,导致TFT-LCD(液晶显示屏)的屏下指纹识别功能无法实现。原有背光源模组10的扩散片14功能是将导光板16传过来的光学进行散射,提升光的传输角度,但是因为扩散片14的扩散粒子是无序排列的,所以光线没有规则性,这对扫描指纹之后的红外光线传输回指纹识别模组30进行识别是非常负面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背光源模组的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与不便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使TFT-LCD液晶显示屏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一种具有导光网点的指纹识别背光源模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弘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弘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4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组件及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量子点薄膜的指纹识别背光源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