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9936.8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0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章勇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4 | 分类号: | B21B28/04;B21B27/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轧辊 碎屑 处理 设备 | ||
1.一种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包括轧机本体,所述的轧机本体包括轧机本体前端侧(1)和轧机本体后端侧(2),轧机本体上设置上轧辊(3)、下轧辊(4),带材基材(5)设置为能够经过上轧辊(3)和下轧辊(4)的轧制而形成带材的结构,上轧辊(3)靠近轧机本体前端侧(1)一侧设置上润滑油喷射部件(6),上润滑油喷射部件(6)上按间隙设置多个对准上轧辊(3)侧面中间部位的上喷嘴(7),下轧辊(4)靠近轧机本体后端侧(2)一侧设置下润滑油喷射部件(8),下润滑油喷射部件(8)上按间隙设置多个对准下轧辊(4)侧面中间部位的下喷嘴(9),上润滑油喷射部件(6)下表面靠近上轧辊(3)一侧设置上润滑油收集槽(10),上润滑油收集槽(10)前端延伸到靠近上轧辊(3)侧面位置的结构,上润滑油收集槽(10)前端卡装上回油导向胶条(11),下润滑油喷射部件(8)下表面靠近下轧辊(4)一侧设置下润滑油收集槽(12),下润滑油收集槽(12)前端延伸到靠近下轧辊(4)侧面位置的结构,下润滑油收集槽(12)前端卡装下回油导向胶条(13),下轧辊(4)下方设置润滑油回收箱体(14),润滑油回收箱体(14)内设置纤维素过滤剂层(15),纤维素过滤剂层(15)下方为存储腔体(16),润滑油回收箱体(14)的纤维素过滤剂层(15)上方为回收腔体(17),所述的上润滑油喷射部件(6)和下润滑油喷射部件(8)分别通过输送管路与存储腔体(1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润滑油喷射部件(6)的上润滑油收集槽(10)左端设置上左挡板,上润滑油收集槽(10)右端设置上右挡板,上右挡板或上左挡板上设置上回收回油管路,所述的上回收回油管路延伸到回收腔体(17)上方位置,上回收回油管路设置为倾斜布置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润滑油喷射部件(8)的下润滑油收集槽(12)左端设置下左挡板,下润滑油收集槽(12)右端设置下右挡板,下右挡板或下左挡板上设置下回收回油管路,所述的下回收回油管路延伸到回收腔体(17)上方位置,下回收回油管路设置为倾斜布置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的上润滑油收集槽(10)的上回油导向胶条(11)上表面设置为凹进的弧形斜坡面结构,所述的上回油导向胶条(11)与上轧辊(3)之间设置上间隙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的下润滑油收集槽(12)的下回油导向胶条(13)上表面设置为凹进的弧形斜坡面结构,所述的下回油导向胶条(13)和下轧辊(4)之间设置下间隙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轧辊(3)设置为水平布置的结构,下轧辊(4)设置为水平布置的结构,上轧辊(3)左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轧机本体左端位置,上轧辊(3)右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轧机本体右端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机本体上设置垂直布置的左伸缩气缸和右伸缩气缸,下轧辊(4)左端通过轴承与左升降气缸的左伸缩杆上端活动连接,下轧辊(4)右端通过轴承与右升降气缸的右伸缩杆上端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油回收箱体(14)侧面设置开口部,纤维素过滤剂层(15)设置为能够通过开口部插装或抽出润滑油回收箱体(14)的结构,纤维素过滤剂层(15)通过开口部插装在润滑油回收箱体(14)内时,纤维素过滤剂层(15)前侧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前卡槽部内的结构,纤维素过滤剂层(15)后侧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后卡槽部内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带材轧机轧辊碎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素过滤剂层(15)设置为向下凹缩的喇叭口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99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枕头
- 下一篇:一种卧式电池模组打包用定位机构及打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