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烧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7956.1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4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杰;李东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冈奇金属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 | 分类号: | B2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烧托架,包括架体、支撑件和定位键,架体外轮廓匹配待承烧产品的外轮廓设置,架体与待承烧产品接触的一表面设置支撑件,支撑件为凸起结构,支撑件与待承烧产品底部接触,使得待承烧产品与架体之间存有空隙;架体与待承烧产品接触的一表面还设置有定位键;定位键用于确定待承烧产品的位置,并进行卡止定位,定位键设置在架体上对应待承烧产品框架的边缘处。该托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设置多角度定位键,有效避免产品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形,提高成品率;该结构外形与产品匹配设置,避免制作材料浪费;该结构上设置通孔,一方面减轻承烧托架重量,另一方面保障在喷洒氧化铝粉的过程中喷洒均匀,且接触面要全部喷洒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烧结支撑结构,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LM-7锁的承烧托架
背景技术
MIM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其粘结剂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形方法。它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成形以后排除其中的粘结剂,再对脱脂坯进行烧结。烧结产品不仅具有与塑料注射成形法所得制品一样的复杂形状和高精度,而且具有与锻件接近的物理、化学与机械性能。然而有的烧结产品还可能要进行进一步致密化处理、热处理或机加工。目前利用MIM工艺批量生产的LM7-锁,注塑成型后在烧结过程中,会发生变形。这就造成在后期对产品进行整形时,产品变形不规律,整形不统一,变形大的则整不过来,不良品太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承烧托架,以解决LM-7锁在烧制过程中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LM-7锁的承烧托架,改善烧结摆放方式,设计专用承烧托架,控制、减小产品变形量,方便整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烧托架,包括架体、支撑件和定位键,所述架体外轮廓匹配待承烧产品的外轮廓设置,所述架体与待承烧产品接触的一表面设置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凸起结构,所述支撑件与待承烧产品底部接触,使得待承烧产品与所述架体之间存有空隙;所述架体与待承烧产品接触的一表面还设置有所述定位键;所述定位键用于确定待承烧产品的位置,并进行卡止定位,所述定位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对应待承烧产品框架的边缘处和/或底部,防止烧结过程中待承烧产品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还设置有一凸片,该凸片凸起于所述架体所在平面,朝向待承烧产品方向凸起,待承烧产品放置在承烧托架上时,待承烧产品的一侧面停止在该凸片上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凸片的高度和待承烧产品与所述凸片接触的边缘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凸片上具有朝向待承烧产品一侧弯曲的凸角,该凸角使得待承烧产品在纵向上得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未与待承烧产品接触的部分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大小相同,均匀分布,在减轻承烧托架重量的同时,保障烧结过程中氧化铝粉末的均匀喷洒。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烧托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托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该结构设置多角度定位键,有效避免产品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形,提高成品率;
(3)该结构外形与产品匹配设置,避免制作材料浪费;
(4)该结构上设置通孔,一方面减轻承烧托架重量,另一方面保障在喷洒氧化铝粉的过程中喷洒均匀,且接触面要全部喷洒到。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承烧托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冈奇金属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冈奇金属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7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