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演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7124.X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6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冯明强;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51274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受刚;王记明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控电路 声控电路 电子技术应用 本实用新型 底座上表面 光敏传感器 声敏传感器 学生 电源 教学演示器 动作原理 理论知识 并联 点亮 底座 光照 直观 供电 实物 课堂 老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演示器,包括底座、电源、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及LED,所述LED为若干个,其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若干个LED排列成一排固定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电源给声控电路及光控电路供电;所述声控电路包括声敏传感器,所述光控电路包括光敏传感器,所述声敏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分别固定在底座上表面。采用本实用新型,老师能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用实物表达出来,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声音和光照对LED点亮的控制,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声控电路和光控电路的作用和动作原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电子技术应用的兴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类的教学演示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演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声控灯和光控灯越来越普及,在公共楼道或者商场过道中,都安装有声、光控制的照明灯,既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又避免了能源浪费、延长了照明灯的寿命、使用方便,而且声、光控制电路采用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组成,造价便宜。
目前,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验教学中,缺少专门的声控电路和光控电路教学装置,往往这部分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单纯的理论讲授中学生缺少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不能直观地了解声控电路和光控电路在电子线路中的自动控制作用,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声、光控制电路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演示器,该演示器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用实物表达出来,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声控电路和光控电路的作用和动作原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电子技术应用的兴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演示器,包括底座、电源、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及LED,所述LED为若干个,其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若干个LED排列成一排固定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电源给声控电路及光控电路供电;
所述光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光敏传感器、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1,所述电阻R3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3与电源正极之间的线路上,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LED的正极连接,LED的负极接地;所述电阻R4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所述光敏传感器与电阻R2串联,该串联结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接地;
所述声控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2、功率放大器、声敏传感器,所述电阻R9一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6角,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正极与功率放大器的5脚连接,电容C1的负极与LED的正极连接,LED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1负极与LED正极之间的线路上;功率放大器的6脚连接电源正极,2脚和4脚接地;所述电容C3的正极连接电源正极,电容C3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2的负极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的1脚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功率放大器的8脚连接;所述声敏传感器一端与功率放大器的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声敏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分别固定在底座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7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