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前拉进纵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5163.6 | 申请日: | 201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6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范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磊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C5/00;B64C5/02;B64C5/06;B64D27/02;B64D27/24;B64C2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拉进 纵列 自转 双旋翼 飞行器 | ||
1.一种复合式前拉进纵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其特征是飞行器机体(1)上部纵列布置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机体(1)中部布置有固定机翼(2),前端布置有前飞动力系统(4),固定机翼(2)上布置有副翼(8),机体布置有平行尾翼(3)、垂直尾翼(6)、起落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主升力旋翼组(5)纵列布置于机体(1)上,承担飞行器垂直起降、悬停、直升机模式巡航主升力;垂直起降、悬停、直升机模式巡航时飞行器以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模式控制飞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机体(1)上部纵列布置的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总距、周期距可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机体(1)中部可布置有固定机翼(2),承担前飞补偿升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机体(1)上部纵列布置的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垂直起降、悬停、直升机模式飞行时主升力旋翼组(5)由自有动力驱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机体(1)前端布置有前飞动力系统(4),产生前飞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纵列布置的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随着前飞动力系统(4)施加前飞动力,飞行速度增加,旋翼驱转动力来自于主升力旋翼组(5)自有驱动系统驱动力、前飞来流作用于旋翼的驱动力;在保持升力前提下,固定机翼(2)升力增加,来流驱动力增加,自有驱动力减小,飞行器处于直升机、自转旋翼飞行器、固定机翼飞行器复合飞行模式;最终来流驱动力完全接替主升力旋翼组自有驱动力;断开自有驱动力,旋翼处于来流驱动下自旋状态,飞行器以自转旋翼飞行器与固定机翼飞行器复合模式前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复合式前拉进纵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在垂直起降、悬停、直升机模式飞行时,主升力旋翼组(5)以纵列式直升机控制模式控制飞行器;向复合飞行模式转换中,控制权限逐渐由飞行器上布设的副翼(8)、垂直尾翼(6)、平行尾翼(3)对飞行器实施姿态控制,主升力旋翼组(5)可起辅助控制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复合式前拉进纵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其上可布设可滑跑起落架(7),飞行器可以以自转旋翼飞行器、固定机翼飞行器起降方式滑跑起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因飞行器具有来流驱转特性,在失去动力后,飞行器可自旋下滑降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复合式前拉进纵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采用分布式动力设计,主升力旋翼组(5)、前飞动力系统(4)均独立驱动;可由全电力驱动,亦可采用混合动力驱动;全电力驱动由储能系统供电,或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混合供电;混合动力驱动则采用主升力旋翼组(5)由电力驱动,前飞动力系统(4)由传统燃料动力驱动并带动发电系统向储能系统补充电能,以回补主升力旋翼组(5)在垂直起降、悬停、多旋翼模式巡航时的电能消耗;储能系统电能消耗回补亦可采用将主升力旋翼组(5)驱动系统设计成驱动、发电一体系统,在飞行器以自转旋翼模式飞行时发电向储能系统回补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磊,未经范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51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侧推进纵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
- 下一篇:复合式背推进横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