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的红外光学雨量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8850.5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6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翟帅帅;胡迎春;廖志贤;赵腾腾;王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红外 光学 雨量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的红外光学雨量传感器,属于传感器领域,包括光学雨量感应探头、底部固定板、固定杆、防水箱、红线阵列和光电二极管阵列。通过红线阵列和光电二极管阵列形成了一个横向的光线网,在雨量下落过程中,雨滴会把红外线挡住,然后使得光电二极管阵列的相应的光电二极管接收不到红外光,然后根据阻挡的红外线的数量与红外线大小和间隔就可以知道雨滴的大小和密度,最后再经过光学雨量感应探头对下落的雨滴经过光折射的原理进行测出雨滴的大小和密度,从而把两侧检测的将结果数据进行综合求均值买得到检测雨量的大小,使得检测更加的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的红外光学雨量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翻斗式雨量计和滴普仪等结构复杂,需防水、防冻,而且在测量降雨量时灵敏度低,使用也不灵活。现有的雨量传感器一般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对是否有雨滴以及雨滴的大小进行探测。如申请号为 CN200810144101.0的光学传感装置和包括它的雨水或光传感器,其传感单元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和透镜板,透镜板用于将光发射器发射的光束耦合到窗玻璃中,再将光束从窗玻璃耦合出,并将光束引导到光接收器上,透镜板面对光发射器或光接收器的表面以及面对窗玻璃的表面设置有菲涅耳透镜结构,但是这种方式下光从光发射器发出后辐射范围广,可以被利用进行雨滴探测的光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进入光接收器中的光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导致探测出的结果会不够精准、探测的灵敏度也会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红外光学雨量传感器,解决雨量传感器检测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在实际使用现有的光学雨量传感器时,发现检测精度不高,同时在下雨一端时间后很难测量,由于整个反射玻璃上一直存在水,因此使得检测数据在后面变得非常的不准确,所以需要设计本申请方案进行结合使得检测的精度更高,并且能够长时间的检测,精度变。
一种高精度的红外光学雨量传感器,包括光学雨量感应探头、底部固定板、固定杆、防水箱、红线阵列和光电二极管阵列,所述光学雨量感应探头设置在底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底部固定板上,且设置在光学雨量感应探头相对应的两侧,所述防水箱设置在固定杆上,且相互对立设置,所述红线阵列和光电二极管阵列分别设置在两个防水箱对立侧,且红线阵列的每个红外发光管与光电二极管阵列的一个光电二极管水平对应,设置红线阵列的防水箱内设置有红外线阵列驱动电路,设置光电二极管阵列的防水箱内设置有光电二极管阵列放大器电路,且均通过导线与光学雨量感应探头连接;
光学雨量感应探头包括圆形底托,所述底托的上方扣装有半圆形透明罩,所述透明罩的内表面以其中心为对称中心均匀设有两个透明凸台,所述透明凸台的顶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透明罩与底托形成的空间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的控制器电路、与控制器电路相连的拨码开关、驱动模块、放大器、输出电路、与驱动模块相连的红外发光管、与放大器相连的光电二极管,所述红外发光管和光电二极管的数量分别为1个,对应在电路板上呈一字形排布,所述电路板与两个个透明凸台之间设有黑色遮光套,所述黑色遮光套由中部环形圈和均匀分布于中部环形圈四周的两个遮光环组成,每个遮光环对应一个透明凸台,所述电路板和透明凸台将遮光环夹持其中,且遮光环罩在红外发光管或光电二极管的外侧,所述控制器电路通过驱动模块使红外发光管发光,发出的光经透明罩被对应的光电二极管接收,再由放大器放大信号后传送给控制器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输出电路,所述控制器电路经输出电路与外部数据接收设备连接,把采集的雨量传给外部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红线阵列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的个数与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光电二极管的个数相同,且一一水平对应,每个光电二极管接收对应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的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红线阵列上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束直径大小为5-8mm,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为1-2mm,光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光电二极管之间的距离为1-2mm,且与红外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8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PET打包带的打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轮胎加工的搬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