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速冻食品蒸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4548.2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5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庄宗霖;江治杰;朱苏柳;朱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成姗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冻 食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速冻食品蒸煮装置,包括成型机、蒸煮槽、水泵、抽水管、输水管、叶轮、压浸网带,出料带、加热器,所述水泵形成循环水流,叶轮通过循环旋转将速冻食品下压,使得下压后的速冻食品运动到压渍网带下,压浸网带进行往复运动,用于驱动速冻食品向出料带上运动,完成蒸煮后的速冻食品输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煮熟的产品比较均匀,口感较好,产品的品质得到了提升;同时又可以增加产能,同比普通漂浮水煮的产能增加了一半以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设备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速冻食品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速冻食品在经过成型操作后,会进入蒸煮处理,然后再进行急冻,目前的速冻食品,例如丸子在蒸煮过程中,依靠自身的浮力进入蒸煮区域,因此只能在水面上漂浮一层,大产量的进行蒸煮操作时,造成产能较低,设备的能耗较大,效率低,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速冻食品蒸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速冻食品蒸煮装置,包括进料口、成型机、蒸煮槽、水泵、叶轮、压浸网带、出料带、加热器,所述水泵位于蒸煮槽底部,所述水泵通过抽水管将蒸煮槽内水流抽出,并通过输水管将水流输送回蒸煮槽,在水泵的作用下,水流可以从蒸煮槽的入料方向端流向出料方向端,从而驱动速冻食品向出料带方向运动,同时输水管输送水流可以推动水流,与水泵一起工作进而形成循环水流,使得食品在蒸煮时,受到水流推动前进,加热均匀,同时该设置也较为简单;沿着出料方向依次设置叶轮、压浸网带、出料带,在速冻食品移动过程中,由蒸煮槽底部的加热器对蒸煮槽内水体进行持续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由于速冻食品密度比水小,会浮到水面上,导致受热不均匀,当移动到叶轮位置处时,叶轮连接有电机,叶轮通过循环旋转运动将速冻食品下压,叶轮会将速冻食品推动至水面下方,速冻食品继而移动到压浸网带下方,压浸网带上有锯齿,由压浸网带推动速冻食品移动时,速冻食品完全位于水面下,能够受到均匀地加热蒸煮,在蒸煮过程中,压浸网带驱动速冻食品向出料带方向上运动,完成蒸煮后的速冻食品输出,经过出料带进入下一个工序。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相对于普通蒸煮槽而言,速冻食品在蒸煮过程中通常会浮到水面上导致蒸煮效率底,而该装置将速冻食品压至水面下,能够同时蒸煮大量速冻食品,提高企业产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叶轮和压浸网带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使叶轮和压浸网带一起协同工作,叶轮能更好地将速冻食品推动至压浸网带下,从而实现速冻食品的持续均匀加热,不会浮在水面上导致受热不均。
优选地,所述叶轮和压浸网带均由电机驱动逆时针旋转,与水泵协同工作,使水流在蒸煮槽内由进料方向流向出料方向,从而带动速冻食品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压渍网带为履带,呈锯齿带状,锯齿能很好的推动水流移动和带动速冻食品的运动,保证速冻食品的有效移动,不会堆积在蒸煮槽内。
同时,通过叶轮和锯齿,相当于搅拌的效果,煮熟的产品更为均匀,口感上更好。
优选地,所述出料带的出料方向与蒸煮槽水平面呈角度设置,角度设置为30°~60°,速冻食品在浮起过程中依靠惯性和水流推动经过出料带进入下一个工序。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蒸汽加热管,通过高温蒸汽管对蒸煮槽进行加热,加热效率更高。
优选地,所述成型机为打丸机,丸子类的速冻食品在加热过程中更容易浮在水面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对丸子的成型和蒸煮的效率,增加了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煮熟的产品比较均匀,口感较好,产品的品质得到了提升;同时又可以增加产能,同比普通漂浮水煮的产能增加了一半以上,可以降低能耗,减少设备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4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