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三维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2945.6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飞;王勉英;施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合华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端 信号端口 采集 摄像头采集模块 分析处理模块 三维人体运动 信息采集系统 单目摄像头 电性连接 互动显示 控制模块 三维信息 通讯模块 设备端 底座 三维 人体运动信息 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采集模块 双向控制模块 统计分析模块 本实用新型 上端边缘部 运动影像 运动状态 柱体 座体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三维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包括设备端和服务器端,设备端包括底座和互动显示控制模块,底座的座体上端边缘部固定连接有采集柱,采集柱的柱体内侧固定安装有单目摄像头,单目摄像头组成多目三维摄像头采集模块,互动显示控制模块的信号端口电性连接有三维信息分析处理模块,三维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的信号端口还电性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的信号端口与服务器端连接,服务器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和双向控制模块。通过多目三维摄像头采集模块进行人体的多方位运动影像进行采集,使得采集人体运动信息的同时也对人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的记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三维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运动信息识别技术在虚拟现实,移动游戏,医疗保健,人机交互和图像识别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大体上姿态识别技术分为二种:非穿戴式和穿戴式,非穿戴式技术顾名思义,指姿态识别设备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人体姿态识别技术,例如图像识别;穿戴式人体姿态识别技术相比于非穿戴式,有着空间不受限的优点;现如今,手机的作用已不单单是人们移动通讯的媒介,更是办公、生活、娱乐的移动个人电脑,不仅智能手机,包括智能平板等智能终端现在均配备了许多嵌入式感应装置,如加速度计,陀螺仪,数字罗盘,麦克风,GPS和相机,这些传感器为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人体姿态识别提供了应用基础,对智能移动终端采集的人体运动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帮助使用者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实现上述功能的前提之一是有准确而高效动作识别方法。
目前对于人体信息的采集基本上都是通过传感器来实现,采集到的东西也单单只是数据,然后与其他数据进行对比,效率低下,并且对于人的活动状态没有更加直观的进行研究,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直观而且效率高的信息采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三维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具备方便观察并且可以观看人体活动影像等优点,解决了目前人体运动信息采集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观察并且可以观看人体活动影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三维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包括设备端和服务器端,所述设备端包括底座和互动显示控制模块,所述底座的座体上端边缘部固定连接有采集柱,所述底座的座体上端中部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内部嵌有垫板,所述采集柱的柱体内侧固定安装有单目摄像头,所述单目摄像头组成多目三维摄像头采集模块,所述互动显示控制模块的信号端口电性连接有三维信息分析处理模块,且三维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的信号端口与多目三维摄像头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三维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的信号端口还电性连接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的信号端口与服务器端连接,所述服务器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和双向控制模块,所述服务器端的信号端口电性连接有终端设备。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采集柱设有八个,且等距离列阵分布在底座上端的八个方位。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单目摄像头在采集柱上至少等距离设有三个。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口电性连接有定位模块。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通讯模块与服务器端的连接方式为无线和有线连接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终端设备为电脑、笔记本、手机和平板中的一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三维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多目三维摄像头采集模块进行人体的多方位运动影像进行采集,使得采集人体运动信息的同时也对人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的记录,方便观看,并且在终端设备的上可以实时进行数据观察,快捷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合华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合华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29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指纹模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应急电源的人脸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