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卡滞阻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0892.0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3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喻九阳;程航;吴礼彬;林纬;陈琦;汪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31/06;B01D35/02;B01D2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徐苏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卡滞阻砂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卡滞阻砂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主阀芯、副阀芯、滤板和弹簧,滤板将阀体的内部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滤板中部还设有上下贯穿其的通孔,滤板上在通孔的周围设有滤孔,阀体上端设有与上腔室连通的进水口,阀体下端设有与下腔室连通的出水口,副阀芯和主阀芯分别可在上腔室和下腔室内上下移动,副阀芯上设有第一衔铁,上腔室的中部设有第一线圈,主阀芯上设有第二衔铁,下腔室的内底壁安装第二线圈,弹簧竖向设置并穿过通孔处,其两端分别与主阀芯和副阀芯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卡滞阻砂阀可有效清理所述阀体出水口处滞留的泥沙,避免因滞留的泥沙造成主阀芯卡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砂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卡滞的阻砂阀。
背景技术
在化工机械领域中,生产过程中的污水会携带大量的污垢以及泥沙。在管道运输过程中,携带的泥砂容易使阀门产生卡滞的现象,造成阀门无法紧闭密封,轻则发生泄漏,重则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定期对阀门进行检修更换,影响生产效率,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卡滞的阻砂阀,旨在防止泥沙使阀门卡滞,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卡滞阻砂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主阀芯、副阀芯、滤板和弹簧,所述阀体为竖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滤板水平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并将所述阀体的内部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滤板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通孔,所述滤板上位于所述通孔的周围设有多个上下贯穿其的滤孔,所述阀体上端中部设有与所述上腔室连通的进水口,所述阀体下端设有与所述下腔室连通的出水口,所述上腔室的中部设有竖向分布的第一线圈,所述副阀芯滑动安装所述上腔室内,并可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滤板之间上下滑动,且所述副阀芯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侧的中部具有第一衔铁,所述下腔室的内底壁安装有竖向分布的第二线圈,所述主阀芯滑动安装所述下腔室内,并可在所述下腔室内上下滑动,所述主阀芯背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的中部具有第二衔铁,所述弹簧竖向设置并穿过所述通孔处,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主阀芯和所述副阀芯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线圈通电且所述第一线圈断电以使所述第二衔铁带动所述主阀芯和所述副阀芯向下移动至所述副阀芯关闭所述通孔,且所述主阀芯与下腔室内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副阀芯包括阀板和下端开口的环形筒,所述阀板为圆形板,其水平置于所述上腔室内,所述环形筒同轴竖向安装在所述阀板下端面,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阀板下端面的中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线圈通电且所述第一线圈断电以使所述第二衔铁带动所述主阀芯和所述副阀芯向下移动至所述环形筒的下端与所述滤板的上端面相抵。
优选地,所述上腔室内设有多根第一导向柱,所述阀板上设有上下贯穿其的多个第一导向孔,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在所述阀板上沿其周向间隔均匀地分布,多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与多根所述第一导向柱一一对应,多根所述第一导向柱分别竖向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其下端分别与所述滤板的上端面连接固定,多根所述第一导向柱上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上腔室的中部,所述阀板可沿多根所述第一导向柱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线圈与多根所述第一导向柱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线圈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柱上端。
优选地,所述主阀芯为水平设置的圆形板,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主阀芯上端中部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下腔室内设有多根第二导向柱,所述主阀芯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其的第二导向孔,且多个第二导向孔沿所述主阀芯间隔均匀的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导向孔与多根所述第二导向柱一一对应,多根第二导向柱分别竖向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向孔,其上端分别与所述滤板的上端面连接固定,多根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下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下腔室的内底壁连接固定,所述主阀芯可沿多根所述第二导向柱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线圈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线圈与多根所述第二导向柱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下腔室内底壁对应所述第二导向柱下端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0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