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6932.4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1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0016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混凝土 修复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包括设于管涵结构损坏部外侧的外模板和内侧的内模板,所述外模板包括与管涵外壁紧贴的第一薄钢板和粘接在该第一薄钢板外侧面的第一雪弗板,所述内模板通过支撑结构紧贴管涵内侧壁,所述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的损坏部凿除后,在凿除部焊接有与原管涵钢筋骨架连接的新钢筋骨架,并在所述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的凿除部填充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外模板使外侧管涵壁与岩体隔离;刚度较高、成型效果较好,安装方便,支模操作简便,且不占用空间,内模可重复利用;减少了作业时间短,强度提高快,在类似工程中可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涵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地面空间已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现已开始大范围拓展地下空间。由于早期规划不足等原因,地下浅层范围内的空间使用已相当紧凑,现逐步向深层范围扩进。但是由于城市各种条件限制,不能采用类似大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而占用操作空间小,影响范围小的微盾构顶管施工技术迅速成为拓展地下空间的主要施工技术。
但微盾构顶管施工过程中,顶进钢筋混凝土管涵因自身质量原因或洞壁坍塌、压力突变等原因,导致其管涵结构损坏,严重影响后续施工和使用。
该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属于普遍现象,通常采用内衬钢套加固或者凿除破损部位,加入内衬模板,浇筑混凝土修复。采用内衬钢套处理方式处理工期较长、成本较高,处理的范围通常要延伸至病害处的前、后段管涵。采用凿除破损部位,加入内衬模板,浇筑混凝土修复成本适中,但管涵修补部位外壁突兀、不平滑,等待混凝土强度的时间长,地下渗水造成修补部分质量低劣等原因无法保证后续施工顶进,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外模板使外侧管涵壁与岩体隔离;刚度较高、成型效果较好,安装方便,支模操作简便,且不占用空间,内模可重复利用;减少了作业时间短,强度提高快,在类似工程中可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设于管涵结构损坏部外侧的外模板和内侧的内模板,所述外模板包括与管涵外壁紧贴的第一薄钢板和粘接在该第一薄钢板外侧面的第一雪弗板,所述内模板通过支撑结构紧贴管涵内侧壁,所述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的损坏部凿除后,在凿除部焊接有与原管涵钢筋骨架连接的新钢筋骨架,并在所述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的凿除部填充混凝土层。
采用上述结构,将管涵损坏部凿除后,在管涵损坏部的外侧铺设外模板,薄钢板可弯曲并提供适合的刚度,以便贴合管涵的尺寸,同样的雪弗板也具有一定的弯曲效果、韧性强的特点,将两者结合,可提高整体效果,保证施工时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能够形成润滑的泥浆修补通道,成型效果好,新填充的混凝土层的内外表面平滑,外模板在施工后会留在修复结构中,能够增强修复部位的强度。
优选地,上述内模板包括与管涵内壁紧贴的第二薄钢板和粘接在该第二薄钢板内侧面的第二雪弗板。采用上述结构,内模板与外模板具有相同的支撑刚度和弯曲性,安装和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地,上述第一薄钢板与管涵外壁之间设有第三雪弗板,该第三雪弗板的内表面光滑。采用上述结构,进一步提高新填充混凝土内外表面的光滑度。
优选地,上述外模板和内模板均由多个拼接单元沿管涵延伸方向拼接而成。采用上述结构,至少2个拼接单元拼接,可逐段进行修复处理,混凝土层的填充更加方便。
优选地,上述支撑结构为钢管支撑结构,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的每个拼接单元均对应设有一根钢管进行支撑。支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地,上述第一薄钢板和第二薄钢板的表面均镀有锌层。采用该结构,提高钢板的的抗腐蚀能力,特别地能够增强外模板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6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锂电池高低温测试机
- 下一篇:穿刺器和输液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