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6932.4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1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0016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混凝土 修复 加固 结构 | ||
1.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管涵结构损坏部外侧的外模板(1)和内侧的内模板(2),所述外模板(1)包括与管涵外壁紧贴的第一薄钢板(1a)和粘接在该第一薄钢板(1a)外侧面的第一雪弗板(1b),所述内模板(2)通过支撑结构(3)紧贴管涵内侧壁,所述外模板(1)与内模板(2)之间的损坏部凿除后,在凿除部焊接有与原管涵钢筋骨架连接的新钢筋骨架,并在所述外模板(1)与内模板(2)之间的凿除部填充混凝土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2)包括与管涵内壁紧贴的第二薄钢板(2a)和粘接在该第二薄钢板(2a)内侧面的第二雪弗板(2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钢板(1a)与管涵外壁之间设有第三雪弗板(1c),该第三雪弗板(1c)的内表面光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1)和内模板(2)均由多个拼接单元沿管涵延伸方向拼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为钢管支撑结构,所述外模板(1)和内模板(2)的每个拼接单元均对应设有一根钢管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钢板(1a)和第二薄钢板(2a)的表面均镀有锌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1)与岩体之间填充有止水层(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雪弗板(1b)、第二雪弗板(2b)和第三雪弗板(1c)的厚度均为3mm,受力压缩范围均在1/3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盾构混凝土管涵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4)采用环氧树脂混凝土浇筑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69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锂电池高低温测试机
- 下一篇:穿刺器和输液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