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启停的检针扫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2066.1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苏丹;陈杨;胡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永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D06H3/14 |
代理公司: | 44286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邹建平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金属探测头 检针装置 告警指示灯 位置传感器 摄像头 并排设置 控制装置 扫码装置 机床 本实用新型 运行指示灯 探测区域 信息看板 自动启停 标签牌 金属件 扫码机 亮灯 启停 示警 送件 制衣 感知 探测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启停的检针扫码机,满足制衣成品的检针与扫码需求,并根据送件情况实现自动启停,其具体包括机床、传送带和控制装置,所述机床上设有位于传送带上方的检针装置和扫码装置,所述检针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个金属探测头以及与金属探测头对应的若干个告警指示灯,所述金属探测头的探测区域朝向传送带,所述告警指示灯用于在探测到金属件通过时亮灯示警;所述扫码装置包括信息看板、运行指示灯和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扫码摄像头,所述扫码摄像头用于对经过其下方的标签牌进行扫码,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一对用于感知物体经过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检针装置以前的传送带两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制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启停的检针扫码机。
背景技术
在制衣成品出货时,为了避免衣物中残留的针头刺伤消费者,一般都需要进行检针操作。以往的检针操作都是通人手进行抽检的,不仅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漏检情况,而且对于已包装好的衣物还要从包装袋中取出检查、再叠放回包装袋中,影响出货效率。其次,为了清楚制衣成品的批次、数量等,还会为制衣成品设置带有条形码的标签牌,方便工人进行扫码登记,但很显然这样的扫码效率很低,并且对不同系列或不同批次的制衣成品无法做到混合扫码。此外,实现检针与扫码的装置如若不管传送带上有否送件都长时间开启,显然不够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所提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启停的检针扫码机,满足制衣成品的检针与扫码需求,并根据送件情况实现自动启停,其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智能启停的检针扫码机,包括机床、传送带和控制装置,所述机床上设有位于传送带上方的检针装置和扫码装置,所述检针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个金属探测头以及与金属探测头对应的若干个告警指示灯,所述金属探测头的探测区域朝向传送带,所述告警指示灯用于在探测到金属件通过时亮灯示警;所述扫码装置包括信息看板、运行指示灯和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扫码摄像头,所述扫码摄像头用于对经过其下方的标签牌进行扫码,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一对用于感知物体经过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检针装置以前的传送带两侧,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该一对位置传感器的反馈控制所述检针装置或/和扫码装置的启动、停止或待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沿传送带长度方向伸延的挡边,且于与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位置相对的挡边上开设有通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检针装置具有架设于传送带之上的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为透明板材,其前、后侧开口处分别由外朝内收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机床上设置有用于停启或控制所述检针装置、扫码装置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置有所述控制装置,并于其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控制面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扫码装置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斜向伸展的遮光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控制装置或检针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鸣响示警的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针装置能在不拆开成品包装的前提下实现金属探测,当探测到包装有金属异物时,由所述控制装置停止传送带的运转,并进行鸣响示警,再通过所述告警指示灯进行直观的位置指示,方便工人检查和发现衣物中的漏针;而对于通过检针的成品紧接着进行扫码,直接于数据库中登记成品信息(包括批次、数量等),无需人手,扫码效率高;实现了一体式检针、扫码设备,并基于位置传感器的对传送带上送件情况的探测,在一定时间内(如1分钟内)未探测到有送件,则让检针装置和扫码装置待机,等下一个送件经过时再唤醒检针装置和扫码装置,实现节能减排,具有较佳的技术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扫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永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永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2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