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脊柱经皮精准靶向穿刺的三维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8923.0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4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辛志军;李军平;辛向军;赵鲁沂;张西峰;郑国权;黄鹏;廖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志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脊柱 精准 靶向 穿刺 三维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脊柱经皮精准靶向穿刺的三维定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第一定位框以及与第一定位框垂直连接的第二定位框,第一定位框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有多组与第一定位框平行设置的定向杆,定向杆上设有第一刻度,第二定位框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框滑动连接且可旋转的穿刺夹板,穿刺夹板内设有夹缝,第二定位框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框平行设置的第二定位杆,穿刺夹板上设有与穿刺夹板滑动连接的角度组,穿刺夹板上位于角度组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框垂直的第二刻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快速精确地确定穿刺针穿刺方向以及穿刺角度,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医患双方受到更大的辐射暴露量,提高了精准靶向穿刺操作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脊柱经皮精准靶向穿刺的三维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脊柱外科手术术式中,传统的经皮穿刺方法过程复杂,精准度差,操作中需多次借助放射设备进行定位,无论是对手术医师还是对患者均造成大量核辐射伤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理念的逐步推广及广大医患双方对微创手术的认可度提高,精准靶向穿刺在当今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有其对于目前日趋流行的经皮微创脊柱内镜手术,精准的入刺点和正确的穿刺方向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及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及患者本人术中核辐射暴露,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明显降低。以往传统的经皮穿刺定位操作多是手术医生参考影像学并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往往耗时费力且需多次术中X线透视,医患双方辐射暴露量大。如何快速、精确的找到穿刺点并确定穿刺方向,实现精准靶向穿刺定位操作,是现有脊柱微创手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脊柱经皮精准靶向穿刺的三维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脊柱手术中穿刺点及穿刺方向不容易确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脊柱经皮精准靶向穿刺的三维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框以及与第一定位框垂直连接的第二定位框,第一定位框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有多组与第一定位框平行设置的定向杆,定向杆上设有第一刻度,定向杆的一端套设在定位柱外侧,定向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定位框,第一定位框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框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杆,第一定位杆的两端设置在第一定位框上并与第一定位框滑动连接;第二定位框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框滑动连接且可旋转的穿刺夹板,穿刺夹板内设有夹缝,第二定位框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框平行设置的第二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的两端设置在第二定位框上并与第二定位框滑动连接,穿刺夹板上设有与穿刺夹板滑动连接的角度组,穿刺夹板上位于角度组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框垂直的第二刻度。
本实用新型中医生将第一定位框放置在患者的背部并利用胶贴固定,参照术中透视调整将定位柱放置于穿刺靶点体表定位水平并调整定向杆至理想穿刺方向的体表投影参考,滑动第二定位框上的穿刺夹板到定向杆处,并旋转穿刺夹板使夹缝与定向杆重合,由此实现对穿刺针穿刺方向的初步定位。然后滑动第一定位杆到脊柱穿刺点的正上方位置,由此可从定向杆上的第一刻度上得知夹缝穿刺点与脊柱穿刺靶点的相对水平距离,滑动第二定位杆到其与脊柱穿刺点位于同一个水平面的位置,由此可从穿刺夹板上的第二刻度上得知夹缝穿刺点与脊柱穿刺靶点的相对垂直距离,通过反三角函数即可得知夹缝穿刺点与脊椎穿刺点之间的绝对距离以及穿刺针的穿刺角度
作为优选,角度组包括设置在穿刺夹板上并与第一定位框垂直的滑槽以及设置与滑槽滑动连接的角度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穿刺夹板上且可沿穿刺夹板滑动的角度盘,使角度盘能够移动到与穿刺夹板上的穿刺点对应的位置,并为穿刺针的穿刺角度提供精确的角度参考。
作为优选,角度盘上设有穿过角度盘并与滑槽连接的第一固定螺杆。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角度盘上并与滑槽连接的第一固定螺杆,便于医生将角度盘移动到对应位置后将角度盘固定在穿刺夹板上。
作为优选,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志军,未经辛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8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