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7932.1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3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鄢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颖特休闲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68 |
代理公司: | 32315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组件 定位孔 定位腔 上模 第二定位柱 第一定位柱 注塑模具 摆动件 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 上端 弹性件 插装 下端 下模 接通 抵触 驱动 缩回 固定孔 穿出 咬合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的一种密封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机架,还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两端设有第一定位组件,机架设有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上模两端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驱动第一定位柱穿出固定槽的第一弹性件,机架设有便于第一定位柱插装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定位腔,定位腔的下端与第一定位孔接通,定位腔的上端设有相接通的第二定位孔,定位腔内设有摆动件,摆动件下端与第一定位柱相抵触,摆动件的上端设有与其相抵触的第二定位柱,机架设有驱动第二定位柱缩回第二定位孔内的第二弹性件,上模设有便于第二定位柱插装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下模之间咬合紧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现有的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时,需要预先将上、下模闭合,然后通过注塑机向模腔内注塑熔融塑胶,但是,在上、下模闭合过程中,上、下模之间咬合不紧,在高压的注塑过程中容易张开,尤其是上、下模的两端,贴合度不高,特别容易产生间隙,影响密封性,同时,在高压注塑过程中,上下模之间容易产生错位活动,直接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注塑的产品易产生次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下模之间咬合紧密的密封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密封注塑模具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注塑模具,包括机架,还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所述上模的内侧面开设有上模腔,所述下模的内侧面开设有下模腔,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与下模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闭合形成整体模腔,所述上模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与整体模腔连通,所述上模两端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机架设有与上模固定的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上模两端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能够穿入穿出固定槽的第一定位柱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定位柱穿出固定槽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机架设有便于第一定位柱插装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定位腔,定位腔的下端与第一定位孔相接通,定位腔的上端设有相接通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腔内设有摆动件,摆动件的中部与机架铰接,所述摆动件的下端与第一定位柱相抵触,摆动件的上端设有与其相抵触并且穿出第二定位孔的第二定位柱,所述机架设有驱动第二定位柱缩回第二定位孔内的第二弹性件,所述上模设有便于第二定位柱插装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表面设有多个环形布置的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提高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密封性,使得上、下模之间咬合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设置在固定槽内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槽的槽底固定,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压第一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槽口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定位柱插入固定槽的端部设有与限位块相接触的挡块。通过限位块和挡块的设置,使得第一定位柱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会脱离固定槽,第一定位柱在第一弹性件的驱动下插装第一定位孔内,此时,限位块和挡块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设置在定位腔内的拉簧,拉簧的一端与定位腔的内壁固接,拉簧的另一端固接第二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便于第一定位柱抵压摆动件转动,从而通过摆动件推动第二定位柱插入上模的固定孔,提高上模与机架之间的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颖特休闲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颖特休闲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7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