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廊隧道内暗作的并列竖井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2186.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4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雷;赵文娟;宋晓可;李璇;高羽;桂雅琦;李东东;于志佳;刘二宏;张爱莲;高加贺;杨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8/00 | 分类号: | E21D8/00;E21D5/11;E21D5/06;E21D1/08;E21D1/16;E21D5/04;E21D11/00 |
代理公司: | 11407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隋勤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支线管 主线管 隧道 本实用新型 隧道底板 横通道 加强环 下层 并列 周边环境影响 钢格栅支护 并列设置 横向型钢 施工场地 竖井结构 竖井开挖 隧道结构 隧道施工 隧道轴线 向下设置 支撑结构 竖井口 管廊 锚喷 水舱 预埋 种管 施工 开挖 跨度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廊隧道内暗作的并列竖井,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竖井,竖井在主线管廊跨度较大的水舱隧道内从隧道底板垂直于支线管廊隧道轴线向下设置,包括加强环梁、锚喷钢格栅支护结构以及竖井横向型钢支撑结构,加强环梁预埋于竖井口部的主线管廊隧道底板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用于下层支线管廊隧道施工的竖井完全暗作,不需要另外提供施工场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竖井结构并列,且竖井开挖的部位也是下层支线管廊隧道结构的一部分;由于竖井位于主线管廊隧道内,可利用管廊隧道作为施工横通道,而如果竖井单独布置,则需要设置施工横通道连接竖井和支线管廊开挖工作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廊隧道内暗作的并列竖井。
背景技术
目前,综合管廊主线隧道两侧往往需要接入支线管廊隧道,因此需要预留支线管廊接口。而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一般都采取垂直于主线隧道布置的形式,当支线管廊隧道垂直布置在主线管廊隧道下方时,需要为支线管廊隧道施工提供竖井。在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往往是不能提供支线管廊隧道施工竖井的位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在已完成开挖支护及二衬施工的主线管廊水舱隧道内,垂直于支线综合管廊隧道轴线设置并列式竖井。并在竖井两侧的侧壁上按照支线管廊隧道开挖轮廓线,预埋加强环梁,对井口进行加强支护后,利用暗作并列式竖井作为支线管廊隧道的施工竖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廊隧道内暗作的并列竖井,其利用已完成开挖支护的上层主线管廊隧道,在其内暗作并列式竖井,作为下层支线综合管廊隧道的施工竖井。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管廊隧道内暗作的并列竖井,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竖井,所述竖井在主线管廊跨度较大的水舱隧道内,从隧道底板垂直于支线管廊隧道轴线向下设置,包括加强环梁、锚喷钢格栅支护结构以及竖井横向型钢支撑结构,所述加强环梁预埋于竖井口部的主线管廊隧道底板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锚喷钢格栅支护结构设置于相邻的竖井之间,用于支护。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井横向型钢支撑结构设置于每一个单独的竖井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井包括第一竖井、第三竖井以及设置于二者之间的第二竖井,所述第二竖井左右两侧的锚喷钢格栅支护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竖井、所述第三竖井共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井横向型钢支撑结构为I22α型钢支撑。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环梁的宽度为1300mm。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用于下层支线管廊隧道施工的竖井完全暗作,不需要另外提供施工场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竖井结构并列,且竖井开挖的部位也是下层支线管廊隧道结构的一部分。即:竖井既是支线管廊隧道的施工通道,又是管廊隧道结构的一部份,减少了成本;
(3)由于竖井位于主线管廊隧道内,可利用管廊隧道作为施工横通道,而如果竖井单独布置,则需要设置施工横通道连接竖井和支线管廊开挖工作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廊隧道内暗作的并列竖井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廊隧道内暗作的并列竖井的竖井横向型钢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廊隧道内暗作的并列竖井的纵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廊隧道内暗作的开挖顺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2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