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视觉检测二维码解锁传递信号的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6277.5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4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姚科;李国利;张嘉亮;张艺从;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E05B47/00;E05B15/10;E05B17/22 |
代理公司: | 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门锁装置 面板主体 二维码 锁体 无线信号发送模块 电源输入接口 内部机械结构 智能家居网关 矩阵式键盘 内部控制板 锁头 步进电机 采集模块 传递信号 视觉检测 智能家居 副控器 驱动板 输入板 锁扣盒 主控器 解锁 开锁 执手 抓握 服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视觉检测二维码解锁传递信号的门锁装置,括面板主体和设置在其背侧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主体上设置有二维码采集模块、矩阵式键盘输入板、电源输入接口和用于抓握的外侧执手;所述锁体包括副控器、主控器、驱动板、步进电机、锁头、锁扣盒、内部控制板主体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门锁装置,内部机械结构简单且实用,可以在开锁同时通过智能家居网关实现用户所设定的智能家居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用户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应用技术及智能锁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检测二维码解锁传递信号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追求生活的质量,生活的安全保障和生活的方便快捷。现在家庭居民楼和各种的房屋当中使用的的门锁普遍使用还是普通钥匙,门禁卡,或是指纹识别的门锁装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速,人们开始更趋向于生活的简便。无论是钥匙还是门禁卡都有遗失的可能,出门在外还要特意带一样东西也挺麻烦的,而当指纹上有泥垢,水滴或指纹磨损都会影响指纹解锁的进度,这些都是现在门锁装置普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视觉检测二维码解锁传递信号的门锁装置,包括面板主体和设置在其背侧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主体上设置有二维码采集模块、矩阵式键盘输入板、电源输入接口和用于抓握的外侧执手;所述锁体包括副控器、主控器、驱动板、步进电机、锁头、锁扣盒、内部控制板主体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所述二维码采集模块连接副控器,所述副控器连接主控器,三者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递,所述矩阵式键盘输入板连接主控器且可进行数据传递,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可连接外部电源向门锁装置供电;所述驱动板设置于内部控制主板上并电性连接,驱动板还连接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由驱动板进行控制,步进电机输出端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连接锁头,所述锁头为直杆结构,锁头侧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齿条与步进电机输出端齿轮啮合,实现水平移动,锁头端部可伸入和滑出设置在外部的锁扣盒,所述内部控制板主体上有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可联入物联网并进行数据传递,所述内部控制板主体下有内部电源用于对门锁装置进行供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主体上还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内部控制板主板连接并可进行数据传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体还包括自锁式按钮,所述自锁式按钮连接驱动板使能输入端,并可控制其是否接受外部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体还包括有解锁参数设定器,所述解锁参数设定器与主控器连接并可进行数据传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体上还设置有内侧执手用于抓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锁装置,利用二维码采集模块对二维码进行视觉检测传送给门内侧副控器,副控器连接主控器把视觉检测二维码后的数据传给主控器,主控器进行判断并解锁,解锁速度快,安全系数高。现在已有成熟的软件可以把用户所需要的文字或数字生成二维码。用户可以很方便的通过解锁参数设定器在控制器中写入用于比较的参数,也可以轻松的更换用于比较的参数。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锁装置,在锁体上设置有自锁式按钮,所述自锁式按钮连接驱动板使能输入端,并可控制其是否接受外部信号,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板的使能输入端使门锁装置处于脱机状态,不接受外部信号,为独自在家的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锁装置,锁头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伸缩,连接结构简单有效,相比于传统锁芯复杂的结构,不易损坏,可长时间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6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