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11721.4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2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莲;李娃;吴文荣;张娟;戴曦;毕列;杨毅;彭博;魏红;温明;杨宏刚;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B25J1/04 | 分类号: | B25J1/04;G21B1/19 |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贾晓燕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器 本实用新型 微小零件 硅胶球 支撑杆 支撑丝 拾取 接触零件 可拆卸的 洁净度 可重复 转接管 自由端 插接 应用 损伤 外部 制作 自由 配合 | ||
1.一种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持握的支撑杆;
以可拆卸的方式插接在支撑杆一端的转接管,其自由端设置有支撑丝;
其中,所述支撑丝自由端的端部上设置有与其直径相配合,进而通过接触零件方式完成拾取动作的硅胶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丝连接端的直径被配置为大于自由端的直径,且所述支撑丝自由端的直径被配置1um~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外部结构被配置圆柱状,且其外部在与持握人员手指、虎口相配合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弧形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转接管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锥形槽、锥形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上设置有可供转接管伸入的筒状第一槽体,其底部设置有直径大于第一槽体直径的环形槽;
所述转接管的底部边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环形槽高度相配合的凸出块;
其中,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可供凸出块通过的引导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套设有硅胶套;
其中,所述硅胶套上设置有与持握人员手指、虎口相配合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弧形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柔性硅胶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上设置有可供转接管伸入的筒状第二槽体;
所述转接管在与第二槽体相配合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棱;
其中,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各凸棱相配合的限定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F靶的微小零件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在与支撑丝相配合的一侧具有折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17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扩散膜裁切用画线治具
- 下一篇:一种搬运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