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预制柱及其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4878.0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6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巫业磊;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昆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预制 及其 连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柱及其连接机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混凝土柱内沿其轴向方向一体浇筑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支撑纵筋,相邻两支撑纵筋之间设有用于增强韧性的加固箍筋,所述加固箍筋的弧形弯折部连接于支撑纵筋,所述第一承重板设有若干供支撑纵筋顶部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承重板通过连接螺母紧固于支撑纵筋顶部,所述钢筋笼所围空间中央处设有定位笼,所述定位笼包括若干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预制柱及其连接机构,支撑强度大,并具备一定韧性,与横梁的连接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柱,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柱及其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施工方法建造的房屋,由于受操作工人技术水平、施工工艺等的影响,很难满足人们对品质的要求,而且在整个建造过程中,传统的施工方法在材料、能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浪费也十分惊人,传统的柱的建筑方法是:先搭好定位用的架子,定位安置好钢筋,然后使用板材搭成模板后进行砼浇注,待砼成型后再拆除模板,这样的施工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在浇注工作的前后,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来处理柱四周的模板,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房屋的建设周期,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建筑的工业化生产,而且有利于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种结构体系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成为一些国家新建建筑的主要形式,现有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难以满足结构抗裂和整体性、抗震性能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开发新的预制柱,以加快我国建筑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保证整体结构安全性、整体性、抗震性的要求,然后尽量简化连接构造和施工工艺,降低施工中各不确定性因素对结构性能的影响,以提高节点连接的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柱及其连接机构,方便使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柱及其连接机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混凝土柱内沿其轴向方向一体浇筑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支撑纵筋,相邻两支撑纵筋之间设有用于增强韧性的加固箍筋,所述加固箍筋为蛇形,所述加固箍筋的弧形弯折部连接于支撑纵筋,所述支撑纵筋的两端均伸出预制混凝土柱两端面,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端面设有第一承重板、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设有若干供支撑纵筋顶部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端面设有供连接螺母沉降的第一倒角槽,所述第一承重板通过连接螺母紧固于支撑纵筋顶部,所述钢筋笼所围空间中央处设有定位笼,所述定位笼包括若干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二定位筋底部设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连接于第一定位筋,各个第一定位筋顶部平齐,所述第二定位筋顶部高于第一定位筋顶部,所述第二承重板设有若干与支撑纵筋底部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穿入支撑纵筋的套筒,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端面位于各个支撑纵筋处设有供套筒插入的环槽,所述第二通孔端面设有供连接螺母沉降的第二倒角槽,所述第二承重板通过连接螺母紧固于支撑纵筋底部。
所述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位于预制混凝土柱内部部分均设有用于固定混凝土的的挂钩。
所述第一定位筋底部延伸至预制混凝土柱中部,且相邻两第一定位筋之间设有成X状交叉设置的斜拉筋。
所述斜拉筋的交叉处焊接固定,所述斜拉筋轴向方向与第一定位筋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45°。
所述第二定位筋设有两个,且不等高。
所述套筒与环槽间隙配合,所述套筒与支撑纵筋过盈配合,所述套筒与第二承重板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昆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昆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4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框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弹簧补偿式活动阀座旋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