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动装置及其车地通信轨旁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94580.X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4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文星;陈展华;伍洋;许勇华;谭波;刘文涛;路婷婷;梁兴杰;卫春燕;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5103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装置 及其 通信 轨旁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动装置及其车地通信轨旁盒。该车地通信轨旁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盒体外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周长大于所述盒体顶面的周长,且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通过所述感应线圈接收列车天线发送的控制报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联动装置及其车地通信轨旁盒,能够有效提升控制报文的接收范围,提升报文接收的可靠性,避免发生站台门与列车门联动失效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动装置及其车地通信轨旁盒。
背景技术
车地通信轨旁盒是一种车地通信设备。如图1所示,车地通信轨旁盒100通常设置于列车轨道的道床上,当列车的发送天线200与车地通信轨旁盒100对准时,车地通信轨旁盒100可接收车载控制器发送的报文,实现车地通信。
如图2所示,现有的车地通信轨旁盒100包括盒体101、设置于盒体101内的电路板102、以及设置盒体壁内的感应线圈103,其中,该感应线圈103与电路板102连接,用于接收列车天线发送的联动报文,该联动报文用于控制站台门和列车门的联动。然而,由于现有的车地通信轨旁盒中感应线圈的接收范围较小,使其接收报文的可靠性低,容易导致站台门和列车门的联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动装置及其车地通信轨旁盒,能够有效增加控制报文的接收范围,提高报文接收的可靠性,避免站台门和列车门之间发生联动失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地通信轨旁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盒体外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周长大于所述盒体顶面的周长,且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通过所述感应线圈接收列车天线发送的控制报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串联有可调电阻。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线圈长边的长度位于0.8m~1.2m范围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盒体顶面的中心呈轴对称图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联动装置,该装置包括:车载控制器、与所述车载控制器分别连接的列车天线和列车门,以及上述任一种车地通信轨旁盒,所述车地通信轨旁盒设置于列车轨道的道床上,且顺次连接有轨旁连接电缆、车站解码器和站台门;
所述车载控制器用于根据触发信号分别向所述列车门发送控制指令,以及依次通过所述列车天线、所述车地通信轨旁盒、所述轨旁连接电缆向所述车站解码器发送所述控制报文,所述控制报文携带有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列车门根据所述对应的控制指令执行动作;
所述车站解码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报文并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站台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动作,实现与列车门的联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联动装置,还包括:
速度传感器,用以采集列车的运行速度信息;
信号处理器,与所述速度传感器连接,用以采集所述运行速度信息并输出所述触发信号;
所述车载控制器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连接,以接收所述触发信号。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车载控制器还用于输出列车行车报文;所述联动装置还包括:车站服务器,通过通信设备与所述车站解码器连接,用于接收列车行车信息并进行显示;所述列车行车信息由所述车站解码器根据所述列车行车报文输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联动装置还包括:中央远程服务器,与所述车站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列车行车信息并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4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转式闸门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表面残留树脂清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