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地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7427.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川;程金明;辜小川;刘宇飞;范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20;E04H17/22;E04G2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黄青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地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地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网及与所述第一防护网相连接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第一防护网固定连接在防护网固定框上,所述防护网固定框的下方设置有存网装置,所述存网装置包括卷网筒、存网轴和第二防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存网装置可保证第一防护网升高时,能对第一防护网下端进行防护,从而达到全面防护的效果,无需再次手动在第一防护网下端安装防护网,使用方便,且设置的第二防护网可以自动收回,避免了第二防护网不使用时的损坏,保证了第二防护网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工地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劳动量大和工程大,劳动人员多而杂,而且劳动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致使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大,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安全被尤为重视,在工地上会架设多种防护装置,如防护栏和防护网等;现有的防护网不能随着工地的不同进行高度调节,使防护网仅单一的适用一种工地。
公开号为CN207829598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土建工程施工用防护网,包括防护网及与所述防护网相连接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开设有旋转腔,所述旋转腔内设置有旋转杆及升降螺杆,所述旋转杆及所述升降螺杆上端均活动贯穿所述旋转腔,所述旋转杆及所述升降螺杆下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旋转腔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与所述升降螺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螺杆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防护网连接,所述连接杆开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固定套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螺杆通过螺纹活动贯穿所述升降块,所述连接杆开设有加护腔,所述加护腔活动贯穿有加护杆,所述加护杆均匀开设有连接槽”,其可对防护网进行高度调节,然而其存在如下缺陷:当升降杆升起时,升降杆底部和支撑座之间距离逐渐增加,而防护网只能随着连接杆一起升降,因此升降杆底部和支撑座之间没有防护网覆盖,因此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防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地防护装置,可保证第一防护网升高时,能对第一防护网下端进行防护,从而达到全面防护的效果,无需再次手动在第一防护网下端安装防护网,使用方便,且设置的第二防护网可以自动收回,避免了第二防护网不使用时的损坏,保证了第二防护网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地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网及与所述第一防护网相连接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开设有旋转腔,所述旋转腔内设置有旋转杆及升降螺杆,所述旋转杆及所述升降螺杆上端均活动贯穿所述旋转腔,所述旋转杆及所述升降螺杆下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旋转腔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与所述升降螺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螺杆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防护网连接,所述连接杆开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固定套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螺杆通过螺纹活动贯穿所述升降块,所述第一防护网固定连接在防护网固定框上,所述防护网固定框的下方设置有存网装置,所述存网装置包括卷网筒、存网轴和第二防护网,所述卷网筒上沿轴向开设有通槽,所述存网轴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卷网筒内,所述第二防护网卷绕在所述存网轴上,所述第二防护网的一端与所述存网轴固定连接;所述存网轴的两端分别由卷网筒两端伸出。
卷网筒有两种固定方式,第一种:卷网筒固定在防护网固定框的底部,第二防护网的另一端由通槽伸出,且该伸出端与支撑座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种:卷网筒固定在支撑座上表面,第二防护网的另一端由通槽伸出,且该伸出端与防护网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当通过升降块、升降螺杆和旋转杆带动第一防护网升高时,第二防护网由通槽拉出,存网轴转动以放出收卷在存网轴上第二防护网。当需要降低第一防护网时,先将第一防护网降低到指定位置,之后手动转动存网轴,该转动方向与存网轴第一次转动方向相反,如此就可以把放出的第二防护网收回卷网筒内,避免不使用时第二防护网损坏,保证了第二防护网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7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提料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
- 下一篇:多尺度二维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