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消音器挡板连续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4631.0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0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中;王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同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28/14;B21D28/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尹志敏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消音器 挡板 连续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消音器挡板连续模具,包括下模底座、下模垫脚、下模板、第三冲压漏料板、第四冲压漏料板、第七冲压漏料板、第八冲压漏料板、顶料板、翻边凹模、第一冲压凸模、第二冲压凸模、切边模板、翻边压料板、第一冲压头固定板、第二冲压头固定板、第三冲压头固定板、第四冲压头固定板、第一冲压头、第二冲压头、第三冲压头、第四冲压头、切边板、切边挤压板、翻边模板、上模板和上模连接固定块。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动作可靠等优点,在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消音器挡板连续模具。
背景技术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经常采用冲压工艺,冲压工艺被广泛运用于汽车、飞机、电机、电气、仪表、铁道、化工以及日用品等领域。传统的冲压落模具包括上模座、垫块、凸模固定板、凹模板、卸料板、下料冲孔复合凸模、凸模固定板、卸料螺栓、矩形旋转弹簧、螺塞、固定键、弹簧柱塞、顶料型凸模、导柱、导套等。
目前,汽车消音器挡板采用连续模冲压加工的原材料消耗是单冲磨具加工的102.91%,但是,单冲磨具也存在落模缓慢、工序繁多,生产产量低的问题。
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用于汽车消音器的半自动落模具,既能节省原材料,又能提高生产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消音器挡板连续模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消音器挡板连续模具,包括下模底座,垂直固定在下模底座上的数块下模垫脚,固定在所述下模垫脚上的下模板,沿冲压进出料方向依次布设并固定在下模板上、且与汽车消音器挡板原料接触的第三冲压漏料板、第四冲压漏料板、第七冲压漏料板、第八冲压漏料板、顶料板和翻边凹模,沿冲压进出料方向依次布设的第一冲压凸模、第二冲压凸模、切边模板和翻边压料板,固定在第一冲压凸模上、且与第三冲压漏料板位置对应的第一冲压头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冲压凸模上、且与第四冲压漏料板位置对应的第二冲压头固定板,固定在第二冲压凸模上、且与第七冲压漏料板位置对应的第三冲压头固定板,固定在第二冲压凸模上、且与第八冲压漏料板位置对应的第四冲压头固定板,贯穿所述第一冲压凸模、第一冲压头固定板设置、固定在第一冲压头固定板上、用于冲压汽车消音器挡板原料的第一冲压头,贯穿所述第一冲压凸模、第二冲压头固定板设置、固定在第二冲压头固定板上、用于冲压汽车消音器挡板原料的第二冲压头,贯穿所述第二冲压凸模、第三冲压头固定板设置、固定在第三冲压头固定板上、用于冲压汽车消音器挡板原料的第三冲压头,贯穿所述第二冲压凸模、第四冲压头固定板设置、固定在第四冲压头固定板上、用于冲压汽车消音器挡板原料的第四冲压头,镶嵌在切边模板内、用于对经第四冲压头冲压的汽车消音器挡板原料进行切边的切边板,镶嵌在翻边压料板内的翻边翻孔凸模,固定在切边模板顶部的切边挤压板,固定在翻边压料板的顶部的翻边模板,分别与第一冲压头固定板、第二冲压头固定板、第三冲压头固定板、第四冲压头固定板、切边挤压板和翻边模板固定连接的上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的顶部的上模连接固定块。
所述下模板、第三冲压漏料板、第四冲压漏料板、第七冲压漏料板和第八冲压漏料板上开设有数个漏料孔;第三冲压漏料板、第四冲压漏料板、第七冲压漏料板和第八冲压漏料板上的漏料孔经下模板漏至下模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消音器挡板连续模具,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冲压漏料板与下模板之间、且内置连通第三冲压漏料板和下模板的漏料孔的通孔的第一冲压漏料板,设置在第四冲压漏料板与下模板之间、且内置连通第四冲压漏料板和下模板的漏料孔的通孔的第二冲压漏料板,设置在第七冲压漏料板与下模板之间、且内置连通第七冲压漏料板和下模板的漏料孔的通孔的第五冲压漏料板,设置在第八冲压漏料板与下模板之间、且内置连通第八冲压漏料板和下模板的漏料孔的通孔的第六冲压漏料板,以及设置在顶料板与下模板之间的顶料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同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同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4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作耐高温聚丙烯塑料水杯模的型腔双重控温机构
- 下一篇:一种千张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