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电池液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4092.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威;陈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68;H01M10/653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邱雨家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箱体 冷液管 电池液 集成式 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出液口 进液口 包容 电池 隔板 冷却介质 散热效果 隔开 灵活 流通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池液冷装置,包括冷却箱体和冷液管,所述冷却箱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箱体内设置有冷液管,所述冷液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接,所述冷却箱体内设置有电池包容纳腔,所述电池包容纳腔设置在冷液管上方,通过冷却箱体的隔板与冷液管隔开。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均匀、结构简单、冷却介质流通流畅、生产方便、灵活可靠的集成式电池液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液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式电池液冷装置,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一代48V启停电池系统容量和充放电倍率较小,电池温升不高,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基本可以满足冷却需求,而第二代48V启停电池系统充放电倍率较高,功率较大,容易导致电池系统温度急剧升高,在较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下,电池包的寿命会缩短,甚至高温下会出现起火、爆炸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风险。现如今为满足电池包的安全可靠的长时间使用,必须要控制电池在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工作,而液冷系统能较好的控制电池包的温度。
目前市场普通液冷电池包内的冷却系统采用一根进液管、一根出液管及多个冷却片。各个冷却片相互并联,冷却单元中的毛细管导通进液管和出液管,冷却介质在其中流通散热。这种结构使得进水口与出水口温差较大,一般在进水口温度较低,出水口温度较高,使得散热效果不均匀。另外,冷却系统的冷却片内绕制多层毛细管,在联通进出液管时管路连接复杂,不利于结构设计;同时绕制时因毛细管转弯半径小且绕制层数密集,对管路内冷却介质流通产生了较大阻力,不利于冷却介质流量的管理。并且体积较大,集成度低,在电池包上占用空间较大,由于电池包空间有限,并且对重量较敏感,很难适配电池包现有空间,导致电池包尺寸需要重新调整。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散热效果均匀、结构简单、冷却介质流通流畅、生产方便、灵活可靠的集成式电池液冷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均匀、结构简单、冷却介质流通流畅、生产方便、灵活可靠的集成式电池液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池液冷装置,包括冷却箱体和冷液管,所述冷却箱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箱体内设置有冷液管,所述冷液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接,所述冷却箱体内设置有电池包容纳腔,所述电池包容纳腔设置在冷液管上方,通过冷却箱体的隔板与冷液管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冷液管的两端分别嵌套连接在进液口和出液口中,所述冷液管的两端开口为喇叭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形状与冷液管的两端开口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冷却箱体的材质为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冷液管的材质为紫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冷液管内嵌固定在冷却箱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冷却箱体与冷液管为铸造一体成形的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冷液管呈蛇形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液口距离冷却箱体底部的位置高于出液口距离冷却箱体底部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电池液冷装置设置有冷却箱体和冷液管,冷液管与冷却箱体为铸造一体成形的一体式结构,采用这种方式将冷液管件集成固定在冷却箱体中,能减小电池液冷装置的占用空间,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成型的铜冷液管镶嵌在铸铝的冷却箱体内部,能减少冷却介质泄漏的风险,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和防泄漏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4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采样线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箱体防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