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窝式电流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0729.2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7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峰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32260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轴 弹簧 针套 探针安装 电流探针 电流针 蜂窝式 轴线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 数据可靠性 外力作用 不规则 被测物 测试面 复位 上套 探针 装配 电池 测试 加工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窝式电流针,包括针轴、针套、针轴弹簧和电流探针,针轴的一端安装在针套内,针轴上套设针轴弹簧,且针轴弹簧的一端抵靠针套,在外力作用下,针轴能相对于针套在轴线方向运动,并能在针轴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针轴的另一端的端面具有探针安装位,且探针安装位,探针安装位内安装电流探针,开发合适的蜂窝式电流针,设置多个探针,可充分的与被测物接触,适应不规则的测试面,且易于加工和装配,提高测试的数据可靠性,及时了解电池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测试特别是锂电池测试的蜂窝式电流针。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现在锂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经成为了电池行业的主流。在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设备等便携式电器中得到普遍应用,并且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所以在锂电池的流水线生产时,对锂电池的性能测试将成为决定锂电池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步骤,其中对于电池电流的测试时极其关键的,目前市面上普遍采用的电流针在工作时不适用于不规则物体,无法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而使其温升过高,结构还复杂,加工和装配困难,成本较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针对电流探针在锂电池电流性能测试时无法适用于不规则物体的问题,旨在发明一种蜂窝式电流针,实现精准测量流水线上的锂电池,并根据测试数据有效的评估锂电池的性能优劣。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式电流针。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窝式电流针,包括针轴、针套、针轴弹簧和电流探针,所述针轴的一端安装在针套内,所述针轴上套设针轴弹簧,且所述针轴弹簧的一端抵靠针套,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针轴能相对于针套在轴线方向运动,并能在所述针轴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所述针轴的另一端的端面具有探针安装位,且所述探针安装位,所述探针安装位内安装所述电流探针。
优选地,所述探针安装位设置有至少一组,且每组所述探针安装位呈圆形均匀设置,且每组所述探针安装位包括至少三个。实现多个方位的测试数据。
优选地,在一组所述探针安装位的圆心位置增加至少两个探针安装位,所述探针安装位贯穿于针轴的轴向方向,且增加的所述探针安装位内安装电压探针,并在所述电压探针外部增加绝缘护套。增加电压探针可以实现电压和电流的同步测试,增加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针套包括安装板和套管,所述安装板上具有通孔,所述套管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且所述套管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向相同,所述套管的孔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针轴包括第二弹簧部和第三针套部,所述所述第二弹簧部用于套设针轴弹簧,并能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三针套部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并能穿过所述套管。实现第二弹簧部在外力作用下,缩回套管内时,有一个缓冲,并能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
优选地,与所述套管相对的所述安装板的端面设置弹簧固定位,所述弹簧固定位为环形凸台,且能卡套所述针轴弹簧。保证针轴弹簧的稳定。
优选地,所述针轴还包括第一探针部和第四螺母部,且与所述第二弹簧部和第三枕套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探针部内设置探针安装位,所述第四螺母部设置螺纹并可通过定位螺母固定针轴。提高针轴的灵活性。
优选地,与所述针套靠近的所述定位螺母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为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外环为倾斜面,且所述定位螺母能沿定位环的倾斜面滑至针套内。实现针套与定位螺母在一定角度的倾斜之后,又能回复原位。
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窝式电流针的有益效果是,开发合适的蜂窝式电流针,设置多个探针,可充分的与被测物接触,适应不规则的测试面,且易于加工和装配,提高测试的数据可靠性,及时了解电池的性能,并能控制被测试物的温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温度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峰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未经胜峰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0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慢充检测仪用电池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测试稳定性的三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