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层建筑轴线垂直投测测量点周转平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3923.8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2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裴华;龙荣国;魏金;杨奇伟;夏鲲鹏;晁宁;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控仪器 测量点 周转 控制点 光波 钢平台 孔洞 超高层建筑 第二测量 轴线垂直 同轴 预留 垂直 本实用新型 核心筒墙体 准确度 垂直发射 第一测量 间隔设置 建筑轴线 累积误差 平台系统 施工领域 竖向结构 全站仪 水平度 重合 连线 两层 投射 | ||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层建筑轴线垂直投测测量点周转平台系统,涉超高层建筑垂直投测施工领域。针对现有钢平台上安装全站仪控制轴线的垂直投测,钢平台水平度会产生累积误差,严重影响轴线垂直投测工作准确度的问题。它包括多个测量点周转平台,间隔设置于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之间,相邻两层测量点周转平台的间距均在测控仪器的使用范围内,每个测量点周转平台均设有一预留孔洞,多个预留孔洞的中心线同轴;多台测控仪器,分别设置于测量点周转平台,测控仪器垂直发射的光波同轴,位于底部的测控仪器的光波底部与第一测量控制点重合,位于顶部的测控仪器的光波顶部投射于钢平台底部得到第二测量控制点,第一、第二测量控制点之间的连线为建筑轴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层建筑垂直投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轴线垂直投测测量点周转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高层、超高层建筑轴线垂直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对于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而言,核心筒与外框结构的工艺流程很难实现同步施工,通常,利用整体钢平台模架先行施工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结构较为复杂的外框结构及梁板则滞后于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数层进行施工,同时,为配合整体钢平台模架的安装,核心筒墙体3~4层高度仅能施工竖向结构,而“天顶法”垂直投测高度有限,核心筒墙体内无稳定有效的投测控制平台,给轴线垂直投测工作带来极大阻力。
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整体钢平台模架的钢平台开孔,并在钢平台上安装全站仪,全站仪发射的垂直光波与地面设定的测量控制点重合,以此控制轴线的垂直投测,然而,在整体钢平台模架不断向上攀升的过程中,钢平台水平度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累积误差,严重影响轴线垂直投测工作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在钢平台上安装全站仪控制轴线的垂直投测,钢平台水平度会产生累积误差,严重影响轴线垂直投测工作准确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轴线垂直投测测量点周转平台系统,在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内由下至上搭设多层测量点周转平台,利用安装于测量点周转平台上的测控仪器实现超高层建筑轴线测量控制点点位的有效转换和测量数据的及时、精准校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高层建筑轴线垂直投测测量点周转平台系统,它包括:
多个测量点周转平台,间隔设置于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之间,相邻两层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的间距均在测控仪器的使用范围内,每个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均设有一预留孔洞,多个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的预留孔洞的中心线同轴;
多台测控仪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多台所述测控仪器垂直发射的光波同轴,且位于底部的所述测控仪器的光波的底部与核心筒底板的第一测量控制点重合,位于顶部的所述测控仪器的光波的顶部投射于钢平台底部得到第二测量控制点,所述第一测量控制点和所述第二测量控制点之间的连线为超高层建筑的轴线。
优选的,它还包括辅助爬梯,所述辅助爬梯安装于所述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外侧,所述辅助爬梯的底部与外框结构相抵,所述辅助爬梯的顶部与位于顶部的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平齐。
优选的,相邻两层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的间距小于等于80m。
优选的,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通过搭设脚手架模板系统浇筑而成,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厚度大于等于100mm,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长度及宽度均大于等于1m。
优选的,所述测量点周转平台为钢结构,它包括设置于所述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内壁的多个预埋件,以及焊接固定于所述预埋件的水平钢板。
优选的,所述测控仪器为全站仪或经纬仪,且所述测控仪器端部安装有强制归心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3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站仪棱镜自动追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铁隧道检测测绘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