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能表复位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3951.1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奇烽;徐建民;朱旭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阎忠华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能表 复位 检测 电路 | ||
1.一种智能电能表复位检测电路,其特征是,包括DC-DC电路(1),背光复位检测电路,MCU(3)和蜂鸣器电路(4);DC-DC电路与背光复位检测电路电连接,MCU分别与背光复位检测电路和蜂鸣器电路电连接;背光复位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检测电路(21)和复位检测电路(22),电源检测电路和复位检测电路均与背光电源(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能表复位检测电路,其特征是,复位检测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V2,三极管Q8,电阻R1,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R4一端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8的基极和电阻R3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V2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V2的正极分别与MCU和电阻R1一端电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背光光源电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MCU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能表复位检测电路,其特征是,DC-DC电路包括降压芯片MP2451DJ,电容C56、电容C57、电容C49、电容C26、电容C54和电容C55,电阻R91、电阻R83、电阻87和电阻R90,电感L2和二极管D3;电容C56一端、电容C57一端、电阻R91一端和降压芯片MP2451DJ均与电源V1+连接,电容C56和电容C57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9另一端与降压芯片MP2451DJ电连接,电容C49一端分别与降压芯片MP2451DJ、电感L2一端和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容C49另一端与电阻R83一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能表复位检测电路,其特征是,电阻R83另一端与降压芯片MP2451DJ电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接地,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7、电容C26、电容C54和电容C55一端电连接,电容C54和电容C55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87和电容C26另一端均分别与降压芯片MP2451DJ和电阻R90一端电连接,电阻R90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能表复位检测电路,其特征是,电源检测电路包括S-1206B36-U3T1G芯片,电池BAT1和电池BAT2,若干个电容,若干个电阻,2个晶体管,1个场效应管和4个二极管;S-1206B36-U3T1G芯片分别与电池BAT1、电池BAT2、各个电容、各个电阻、2个晶体管、场效应管和各个二极管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能表复位检测电路,其特征是,所述蜂鸣器电路包括三极管Qf1,蜂鸣器Bf1,二极管Df1,电阻Rf1,电阻Rf2和电阻Rf3;三极管Qf1的发射极和电阻Rf3一端均接地,电阻Rf3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f1的基极和电阻Rf2一端电连接,电阻Rf2另一端与MCU电连接,三极管Qf1的集电极分别与蜂鸣器Bf1一端和二极管Df1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f1的负极分别与蜂鸣器Bf1另一端和电阻Rf1一端电连接,电阻Rf1另一端与DC-DC电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39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书架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雨篷泛水节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