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性NFC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2455.6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5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正科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11265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标签 控制盒体 主板 本实用新型 按压按钮 三角卡槽 升降卡条 三角卡 主控板 卡槽 主控板表面 收纳 表面设置 内部安装 内部设置 前端表面 前端设置 便携性 固定杆 固定片 控制盒 上表面 体内部 支撑杆 显示屏 标签 取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性NFC电子标签,包括控制盒体,所述控制盒体的上方通过固定杆与标签显示屏相连接,所述控制盒体上表面设置有卡槽,且卡槽内部安装有电子标签主板,所述控制盒体的前端设置有主控板,且主控板表面两端均设置有USB接口,所述电子标签主板通过固定片与升降卡条相连接,所述升降卡条表面设置有三角卡槽,且三角卡槽内部设置有三角卡块,所述三角卡块的一端通过L型杆与按压按钮相固定,且按压按钮位于主控板的前端表面,所述L型杆的一端通过支撑杆与控制盒体内部相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NFC电子标签不方便对电子标签主板进行收纳保护,取出不便捷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性NFC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电子标签作为数据载体,能起到标识识别、物品跟踪、信息采集的作用。在国外,电子标签已经在广泛的领域内得以应用。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应用软件构成的RFID系统直接与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每一件物品都可以被准确地跟踪,这种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能为客户带来诸多的利益,包括实时数据的采集、安全的数据存取通道、离线状态下就可以获得所有产品信息等等。在国外,RFID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
目前NFC电子标签不方便对电子标签主板进行收纳保护,存在取出不便捷等问题,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便携性NFC电子标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性NFC电子标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NFC电子标签不方便对电子标签主板进行收纳保护,存在取出不便捷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性NFC电子标签,包括控制盒体,所述控制盒体的上方通过固定杆与标签显示屏相连接,所述控制盒体上表面设置有卡槽,且卡槽内部安装有电子标签主板,所述控制盒体的前端设置有主控板,且主控板表面两端均设置有USB接口,所述电子标签主板通过固定片与升降卡条相连接,所述升降卡条表面设置有三角卡槽,且三角卡槽内部设置有三角卡块,所述三角卡块的一端通过L型杆与按压按钮相固定,且按压按钮位于主控板的前端表面,所述L型杆的一端通过支撑杆与控制盒体内部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电子标签主板与固定片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优选的,所述L型杆通过压缩弹簧与控制盒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卡条安装在控制盒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标签显示屏与电子标签主板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角卡槽与三角卡块之间通过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卡槽内部安装有电子标签主板,电子标签主板通过固定片与升降卡条相连接,三角卡块的一端通过L型杆与按压按钮相固定,L型杆通过压缩弹簧与控制盒体连接,通过使用按压按钮,给压缩弹簧施加一个压力,可以使得三角卡块脱离三角卡槽,此时可以自由抽拉升降齿条,促使电子标签主板嵌入进卡槽中,从而可以对电子标签主板进行收容保护,同时只需将三角卡块插入进对应的三角卡槽中,即可实现对电子标签主板的固定安装,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正科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藏正科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2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