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桥整流桥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2070.1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7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港波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李铭;张强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机构 引脚 全桥整流 焊锡 外部设置 固定槽 固定杆 固定片 上壳体 下壳体 装置内部空间 电路板 定位安装 焊接固定 焊接效率 弧形结构 框架设置 两端设置 提高装置 镶嵌设置 左右两侧 固定孔 框架本 散热片 体内部 外部 内壁 通孔 下壳 分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桥整流桥框架,包括下壳体和安装机构,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安装机构设置于固定杆外部,且安装机构外部设置有引脚,所述引脚外部设置有易焊锡,所述上壳体外部前后两端设置有散热片,所述上壳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片,且固定片内部通过镶嵌设置有通孔。该用于全桥整流桥框架设置有安装机构,通过固定孔便于将零件进行定位安装,同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等为弧形结构,不仅增加使用面积,有效的对装置内部空间进行分配,设置有引脚和易焊锡,引脚与下壳体的下侧在同一平面,增加与电路板或设备的接触面积,同时设置易焊锡提高装置的焊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流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全桥整流桥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如今电子设备的不断的增加,同时与网络连接配合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设备逐渐的电子化信息化,同时为了使得工作效率的增加,出现了很多的电子元件,整流桥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在电子元件中的作用极为重要,而且整流桥分为全桥与半桥,在全桥整流桥中,零件更多,需要对其框架进行仔细的设计,在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对装置体积进行控制。
市场上的全桥整流桥大部分体积较小,在进行焊接安装时不容易进行固定焊接,焊接位置错误极易导致设备出现问题,而且散热效果差,不能够及时将装置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排出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全桥整流桥框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桥整流桥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全桥整流桥大部分体积较小,在进行焊接安装时不容易进行固定焊接,焊接位置错误极易导致设备出现问题,而且散热效果差,不能够及时将装置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排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全桥整流桥框架,包括下壳体和安装机构,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安装机构设置于固定杆外部,且安装机构外部设置有引脚,所述引脚外部设置有易焊锡,且引脚上方外部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外部前后两端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中间镶嵌有铜片,所述上壳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片,且固定片内部通过镶嵌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第四框架、塑封环和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于固定杆外部,且第一框架设置于固定孔外部,所述第一框架一侧设置有第二框架,且第二框架下方设置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一侧设置有第四框架,且第四框架外部设置有塑封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均为弧形形状,且塑封环外侧与固定槽之间尺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通过固定孔与固定杆构成固定结构,且固定孔呈矩阵均匀分布于固定杆外部。
优选的,所述引脚在下壳体外部的长度与易焊锡的长度相同,且易焊锡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之间关于上壳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且散热片的长度为铜片长度的五分之四,而且散热片的下侧与上壳体的下侧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均匀分布于上壳体的前后两侧,且通孔呈一条直线均匀分布于固定片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安装机构,通过固定孔便于将零件进行定位安装,同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等为弧形结构,不仅增加使用面积,有效的对装置内部空间进行分配。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引脚和易焊锡,引脚与下壳体的下侧在同一平面,增加与电路板或设备的接触面积,同时设置易焊锡提高装置的焊接效率。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散热片和固定片,通过散热片与铜片相互配合,扩大装置的散热面积,同时铜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通过固定片与通孔便于将装置进行有效的固定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港波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港波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2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