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3381.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冯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红星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素红 |
地址: | 4549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清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淤泥存放箱,淤泥存放箱设有进泥管、排水管、沥水筛板、淤泥存放室和沥水室,进泥管通过若干交错分布的驱动管、软带管与抽淤管连通,抽淤管的底端固定有抽淤粉碎组件,抽淤粉碎组件的外侧固定有预拦网罩,驱动管的下端设有高度调节支座;驱动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两端设有法兰接头,管体内设有转轴、密封罩、传动轴、伞形转向齿轮副,传动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连,转轴位于密封罩的两侧设有驱动螺叶。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导泥管较长出现的堵塞现象,在软带管中引入内部设有主动输送组件的驱动管,利用主动输送组件分段提供输送驱动力,使得导泥管较长时也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群众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公开号为CN207988009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淤泥存放箱,出水管,排水管结构,进泥管,导泥管,可调节管架结构,抽淤粉碎装置和移动轮,出水管焊接在淤泥存放箱左侧;排水管结构法兰连接在出水管上;进泥管焊接在淤泥存放箱的右上部;导泥管一端与进泥管接通。这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导泥管仅仅依靠负压驱动其内的淤泥进行移动,而实际中导泥管常常需要加长,当导泥管较长时,易发生驱动力不足即导泥管堵塞现象;二是其未设置防护罩,当较大的石块等硬物进入粉碎机构时,易导致其出现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淤泥存放箱,所述淤泥存放箱的一侧上部设有进泥管,另一侧下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淤泥存放箱的底端固定有主移动轮,所述淤泥存放箱的内腔被竖直分布的沥水筛板分隔为淤泥存放室和沥水室,所述淤泥存放室与进泥管连通,所述沥水室与排水管连通;所述进泥管通过若干交错分布的驱动管、软带管与抽淤管连通,所述抽淤管的底端固定有抽淤粉碎组件,所述抽淤粉碎组件的外侧固定有阻挡大直径硬物靠近的预拦网罩,所述驱动管的下端设有高度调节支座,所述高度调节支座的底端固定有辅助移动轮;
所述高度调节支座包括座体和能够升降的柱体,所述柱体的上端与驱动管固定,所述驱动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设有便于密封连接的法兰接头,所述管体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底侧穿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通过位于密封罩内的伞形转向齿轮副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高度调节支座的柱体设有便于安装传动轴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下方设有安装驱动电机用的电机室,所述转轴位于密封罩的两侧设有驱动螺叶,所述管体的中部设有补偿内腔体积用的宽部。
进一步地,上述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中,所述预拦网罩的上端外壁固定有防止网孔堵塞的水下激振器。
进一步地,上述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中,所述预拦网罩的内壁若干减震弹簧固定支撑在抽淤粉碎组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中,所述高度调节支座为电动升降设备或者为手动升降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中,所述宽部的横截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上述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中,所述驱动管的总长度为30-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红星,未经冯红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3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弯管芯棒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轨枕生产中的混凝土自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