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7975.1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9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温育仁;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测试设备 托盘 挡板 铁氟龙 外缘部 本实用新型 产品研发 结果差异 轮胎接触 室内测试 首尾相接 合围 测试间 测试台 可拆装 冰面 抵接 减小 内壁 研发 轮胎 室外 测试 进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台,所述测试台上可拆装地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与轮胎接触配合的铁氟龙板,所述托盘的外缘部首尾相接地合围设置有若干挡板,所述铁氟龙板的外缘部与各所述挡板的内壁抵接。该轮胎测试设备能够有效减小轮胎室内测试与室外冰面测试间的结果差异,以加快产品研发进度,降低研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性能测试配套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轮胎在研发阶段,在室内实验室测试完成后会转移至室外进行实车测试。相对应地,实验室测试结果和室外实车测试结果为正关系:即,实验室测试结果越好,实车测试结果表现越优秀。但冰面实车轮胎测试结果却不符合该规律。
具体而言,冰面使用轮胎在开发过程中先进行实验室测试,重点测试轮胎纵向力和纵向滑移瞬时力,待上述室内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室外实车测试;实车测试条件为冰面,测试项目重点为冰面操控性等,测试时间为冬季,测试地点一般选择在寒冷的我国东北地区,因冰面使用轮胎实车测试受季节性及地域影响较大,因此实车测试结果并不好掌控,若实车测试的结果不理想,就需要对轮胎参数以及相关试验配套器材进行反复改善,这会严重影响轮胎产品的开发完成时间,浪费了研发和测试成本。其原因在于:实车测试在冰面上进行,冰面的摩擦系数较小;而前期的实验室测试在室内的铁质平台进行,铁制平台的摩擦系数较高,因此铁制平台与室外冰面环境的摩擦系数相差较大,导致室内与室外的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出入,这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测试结果、产品研发进度以及整体的研发效率和研发成本,给相关的产品顺利研发生产造成诸多不便。
因此,如何减小轮胎室内测试与室外冰面测试间的结果差异,以加快产品研发进度,降低研发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测试设备,该轮胎测试设备能够有效减小轮胎室内测试与室外冰面测试间的结果差异,以加快产品研发进度,降低研发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台,所述测试台上可拆装地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与轮胎接触配合的铁氟龙板,所述托盘的外缘部首尾相接地合围设置有若干挡板,所述铁氟龙板的外缘部与各所述挡板的内壁抵接。
优选地,所述测试台上可拆装地设置有支架,所述托盘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可支撑所述托盘的承托板以及沿轴向均布于所述承托板的外缘部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外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测试台的外侧壁贴合适配的卡板。
优选地,所述铁氟龙板、所述托盘的底板以及所述承托板均为形状及大小一致的方形板,且各所述支撑臂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承托板的四个边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托盘的四个边的外缘中部具有与各所述支撑臂一一对应的支耳,所述托盘通过沿竖直方向由上而下依次贯穿所述支耳和所述支撑臂的螺钉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通过贯穿所述卡板并与所述测试台螺纹配合的螺钉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测试台上。
优选地,所述托盘、所述挡板以及所述支架均为金属制件。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胎测试设备,其操作运行过程中,将被测轮胎置于托盘内的铁氟龙板上,之后开启设备运行,使测试台带动托盘移动,然后测定移动过程中轮胎与铁氟龙板之间的相对运动纵向力和纵向滑移顺时力,并据此测定轮胎性能是否满足冰面行驶需求和相应的防滑性能;上述铁氟龙板的摩擦系数一般在0.05~0.15,而室外冰面的摩擦系数通常是0.1左右,二者摩擦系数基本一致,因此,采用铁氟龙板作为室内测试时的轮胎承托和接触件,能够有效缩小室内与室外的测试环境差异,保证室内测试与室外冰面测试的一致性,提高轮胎产品的研发效率,加快研发进度,避免多次重复测试,以相应降低产品整体研发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7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