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的中央悬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1499.2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3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实;刘旭;朱磊;常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 |
代理公司: | 51214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管高峰;钱成岑 |
地址: | 6114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销 转向架主体 金属橡胶 法兰盘 轴套 本实用新型 铰接轴 限位 车辆行走方向 平面滑动轴承 金属橡胶件 关节轴承 减振作用 限位装置 橡胶金属 悬吊系统 弹性的 上表面 下表面 下端盖 小曲线 悬挂式 上端 侧滚 套接 下端 摇枕 支承 沉浮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的中央悬吊系统,包括中心销,所述中心销下部沿车辆行走方向安装铰接轴并分别在铰接轴两端安装用于摇枕转动的关节轴承,所述中心销上还套接金属橡胶轴套,金属橡胶轴套上端设法兰盘,法兰盘上表面通过中心销上的限位装置进行限位,且法兰盘下表面安装用于支承在转向架主体上的平面滑动轴承,金属橡胶轴套下端通过与转向架主体连接的下端盖限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橡胶件与转向架主体连接,能够提供较大的摇头及侧滚、轻微点头、轻微沉浮等自由度,可使车辆轻易地通过小曲线,且其橡胶金属结构还能够提供减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的中央悬吊系统,用于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连接,属于单轨轨道交通车辆领域。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车辆属于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在一个下端开口的矩形内腔轨道内行走,其结构非常紧凑;轨道空间结构要求其结构在保证力学强度的情况下尽量小。而悬挂式单轨车辆的车体位于轨道以下,通过中央悬吊系统将转向架与车体连接在一起,中央悬吊系统不仅要将车体的垂向载荷传递至转向架上,还要将转向架的牵引、制动力传递给车体,且要为车体提供摇头、点头、侧滚等自由度。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舒适性高的悬吊系统非常重要。
在国内,悬挂单轨车辆的研发正处于起步阶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的中央悬吊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悬挂式单轨的中央悬吊系统,包括中心销,所述中心销下部沿车辆行走方向安装铰接轴并分别在铰接轴两端安装用于摇枕转动的关节轴承,所述中心销上还套接金属橡胶轴套,金属橡胶轴套上端设法兰盘,法兰盘上表面通过中心销上的限位装置进行限位,且法兰盘下表面安装用于支承在转向架主体上的平面滑动轴承,金属橡胶轴套下端通过与转向架主体连接的下端盖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橡胶轴套的法兰盘下表面通过平面滑动轴承在竖向上与转向架主体连接,传递竖向的载荷。
上述技术方案中,下端盖与转向架主体的下端面连接,其作用为限制滑动轴承套在竖向上的位置,防止其沿竖向滑落。
上述技术方案中,铰接轴沿车辆走行方向布置,其作用是为车体提供绕X轴(即车辆走行方向)转动的自由度。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橡胶轴套包括金属内套、金属外套以及将二者连接为一体的硫化橡胶层。金属橡胶轴套由金属与橡胶复合硫化成型,其内圈在载荷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相对外圈沿竖向有的一定位移,也可相对外圈沿车体横向有一定量的转动,从而可以为车体提供相对转向架微小的点头、微小沉浮自由度,且在车体动作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橡胶轴套内壁面与中心销之间设置滑动轴承套。进一步优选,所述滑动轴承套从上到下分为滑动轴套a、滑动轴承套b、滑动轴承套c三个部分。平面滑动轴承以及三个滑动轴承套均为金属基复合轴承套,具有免维护、免润滑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由两个半圆环结构形成的卡环以及顶盖,所述卡环的內圆卡在中心销的卡槽内,卡环的外圆通过所述顶盖限制位置。本优选方案采用卡环形式的限位装置来实现垂向的限位以及承载,结构简单可靠,装拆方便,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销下部向下插入摇枕的连接部后,将铰接轴水平穿过中心销和摇枕的连接部,在铰接轴两部分套上关节轴承,并用轴端板将关节轴承内圈进行轴向限位,用轴承端盖将关节轴承外圈以及摇枕进行轴向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销上部两侧与相应侧的摇枕之间设液压减振装置,液压减振装置两端的连接均为橡胶节点连接。所述液压减振装置可有效保证车体的侧滚稳定性,从而为车体提供安全、稳定的承载及牵引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1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