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汽车的EPS电机控制系统和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9195.7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民;高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睿来电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高***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单元模块 低压电池 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模块电连接 升压 电动汽车 高压电池 控制系统 预充 使用安全性 低压绕组 高压绕组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EPS电机控制系统和电动汽车,包括主控单元模块、低压电池模块和低压DCAC模块,主控单元模块分别与低压电池模块和低压DCAC模块电连接,低压DCAC模块分别与低压电池模块和EPS电机的低压绕组电连接,还包括升压DCDC模块、高压电池模块、高压预充模块和高压DCAC模块,升压DCDC模块与低压电池模块、主控单元模块和低压DCAC模块均电连接,高压预充模块分别与高压电池模块、主控单元模块和高压DCAC模块电连接,高压DCAC模块分别与主控单元模块和EPS电机的高压绕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扩展EPS电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并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EPS电机控制系统和一种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发展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已经是主流配置方案,电动汽车的转向系统分为两类:电动乘用车由于底盘轻主流使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方案;电动商用车(包括大巴车、物流车、环卫等特种车辆)因为车身较重,需要使用功率更大的液压油路助力转向系统。由于行业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与逐步推广,未来汽车零部件需满足《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法规要求。
现有EPS方案由于低压电瓶的驱动能力有限,适用范围比较窄仅适用于部分电动乘用车使用,一些底盘偏重的SUV、物流、大巴车辆只能被迫使用比较繁杂的液压油路系统提供转向助力,但液压油路助力转向方案有可靠性低和维护频繁等方面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EPS电机控制系统和一种电动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EPS电机控制系统,所述EPS电机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模块、低压电池模块和低压DCAC模块,所述主控单元模块分别与所述低压电池模块和所述低压DCAC模块电连接,所述低压DCAC模块分别与所述低压电池模块和EPS电机的低压绕组电连接,所述EPS电机控制系统还包括升压DCDC模块、高压电池模块、高压预充模块和高压DCAC模块;其中,
所述升压DCDC模块与所述低压电池模块、所述主控单元模块和所述低压DCAC模块均电连接;
所述高压预充模块分别与所述高压电池模块、所述主控单元模块和所述高压DCAC模块电连接,所述高压DCAC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模块和所述EPS电机的高压绕组电连接;并且,
所述主控单元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预设助力信号,选择性地将所述低压DCAC模块和所述高压DCAC模块与所述EPS电机电性导通。
可选地,所述高压DCAC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均与所述主控单元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高压预充模块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均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EPS电机的第一相高压绕组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高压预充模块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电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高压预充模块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均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EPS电机的第二相高压绕组电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均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高压预充模块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睿来电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睿来电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9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