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清除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9630.8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6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珊珊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护理 用痰液 清除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清除工具,包括:吸痰管、吸痰头、连接头、疏通管道、注射器、橡胶膜管、软管止逆阀、吸痰槽、圆角区、吸痰孔;使用时,将所述吸痰头从病人的口腔进入,探入到病人的呼吸道中,将吸痰管带入到病人呼吸道中,因为吸痰头头端有一半球形的导头,再加上橡胶膜管,以及圆角区的设立,所以更加增加了下管过程中的圆滑程度,防止有尖锐的管口划伤到病人呼吸道,所述注射器内的水流也能通过疏通管道进入到吸痰管内,在注射器的加压下和吸痰仪器的抽气双重加压下,吸痰管内的过多痰液会被水流冲洗进而恢复吸痰管的流通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护病人呼吸道不会损伤;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疏通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呼吸内科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清除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痰管的插入端因为未能设有圆角化的结构,在插入到病人呼吸道时,吸痰管尖锐的管口容易划伤到病人脆弱的呼吸道,并且吸痰管在痰液较多时也缺少自我疏通结构,所以现有的技术需要一种既能够在吸痰管插入时,能够保护病人呼吸道不会损伤,又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疏通能力的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清除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清除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清除工具,包括:吸痰管、吸痰头、连接头、疏通管道、注射器、橡胶膜管、软管止逆阀、吸痰槽、圆角区、吸痰孔;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清除工具,主体为吸痰管和疏通管道,所述疏通管道斜插固定在吸痰管的一端,所述疏通管道和吸痰管的内部相通,且疏通管道在吸痰管的插入角度不得大于五度。
所述软管止逆阀内嵌安装在吸痰管靠近于疏通管道连接口同侧的端口上,软管止逆阀的另一端内嵌连接有一吸痰头。
所述吸痰头为一圆管状结构,吸痰头的端口设有一半球形的半球形的导头,所述吸痰头上开设有一圈凹陷形成吸痰槽,所述吸痰槽的圆柱面上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吸痰孔。
所述吸痰槽的前后两端做圆角化处理。
所述软管止逆阀外周以及软管止逆阀与吸痰管、吸痰头连接处的外周嵌套有一橡胶薄膜制成的橡胶膜管。
所述疏通管道的尾端内嵌有一注射器。
所述吸痰管的尾端内嵌有一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向着吸痰头方向的倾斜的环圈,倾斜的环圈至少有五组等间距排列在连接头上。
所述吸痰管与软管止逆阀连接的部分、吸痰头与软管止逆阀连接的部均做圆角化处理形成圆角区。
使用时,将所述吸痰头从病人的口腔进入,探入到病人的呼吸道中,将吸痰管带入到病人呼吸道中,因为吸痰头头端有一半球形的导头,所以在下管过程中吸痰头不会划伤病人的呼吸道,也增加了下管过程中的圆滑程度方便下管,所述吸痰槽的前后两端因为做圆角化处理,再加上软管止逆阀外周以及软管止逆阀与吸痰管、吸痰头连接处的外周嵌套有橡胶膜管,以及圆角区的设立,所以更加增加了下管过程中的圆滑程度,防止有尖锐的管口划伤到病人呼吸道,将所述注射器按压至最小的行程再接上疏通管道,此时疏通管道为一阻塞的管道,不参与吸痰工序;再将所述吸痰管通过连接头连接在吸痰仪器上,吸痰仪器提供抽气力,并由吸痰管传输,使吸痰头上的吸痰孔均产生吸力将吸痰头附近的痰液吸取到吸痰管内,再由吸痰管运输到吸痰仪器内,当吸痰管内的痰液过多造成吸痰困难时,吸痰仪器停止抽气,将注射器取下再灌满纯净水再接上疏通管道,再接上吸痰仪器重新开始抽气,并注射器也按压注射,因为软管止逆阀的设立,注射器内的水流只会通过疏通管道进入到吸痰管内,不会通过连接头进入到病人呼吸道内保证了安全性,在注射器的加压下和吸痰仪器的抽气双重加压下,吸痰管内的过多痰液会被水流冲洗进而恢复吸痰管的流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珊珊,未经李珊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9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