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节点感应变频调速排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3552.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6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擂 | 申请(专利权)人: | 碧恋天环保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1/77;F24F11/89 |
代理公司: | 42246 武汉兮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志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传感器 变频器 微控器 风机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通风装置 出风口 排风 电流传感器检测 停止运行状态 变频器控制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调速 电力成本 感应变频 检测设备 开启状态 排风装置 设备开启 输入频率 智能调控 多节点 多设备 吸风口 房顶 连通 电路 墙壁 消耗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节点感应变频调速排风装置,它包括用于检测设备开启状态的电流传感器、微控器、变频器、出风口、风机和通风装置;电流传感器设有多个,每个电流传感器分别连接着相应唯一的一个设备,每个电流传感器接入在相对应设备的电路中;微控器的输入端连接着电流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着变频器;变频器与微控器之间电性连接;出风口可位于墙壁或房顶;风机与变频器电性连接;通风装置连通吸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流传感器检测设备在停止运行状态时,通过微控器和变频器控制风机的输入频率,进而控制风机的转速,实现较少设备开启时低速排风运行,较多设备开启时高速排风运行,从而为工厂实现智能调控、节约能源和电力成本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节点感应变频调速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排风机通过由室内或室外排风来达到通风的效果。人体周围空气的流动能够促使体液的蒸发,排风机起到自然降温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因闷热、异味、粉尘、油烟等通风不良引起的不适反应,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开启的数量减少,所需排风量减少,而排风机的输出功率没变,从而导致电能的浪费,且工厂内的排风机无法根据设备开启的数量而改变排风机的输出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节点感应变频调速排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节点感应变频调速排风装置,它包括用于检测设备开启状态的电流传感器、微控器、变频器、出风口、风机和通风装置;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设有多个,每个电流传感器分别连接着相应唯一的一个设备,每个电流传感器接入在相对应设备的电路中;所述的微控器的输入端连接着电流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着变频器;所述的变频器与微控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出风口可位于墙壁或房顶;所述的风机与变频器电性连接;所述的通风装置连通吸风口;所述的电流传感器检测相对应设备的启停状态而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传送到微控器,微控器接收感应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调整变频器的输出功率而控制风机的转速。
进一步,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万向吸风管道、主管道、净化器和风机;所述的万向吸风管道设有多个,每个万向吸风管道一端连通着一个吸风口,另一端连通着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呈T字形,主管道连通着净化器;所述的净化器连通着风机。
进一步,所述的万向吸风管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风量的风阀。
进一步,所述的风阀与微控器电性连接,可通过微控器控制风阀的开关。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通过导线连接着相对应的用电设备。
进一步,所述的风机的输出端连接着用于带动空气流通的扇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流传感器检测设备在停止运行状态时,通过微控器和变频器控制风机的输入频率,进而控制风机的转速,实现较少设备开启时低速排风运行,较多设备开启时高速排风运行,从而为工厂实现智能调控、节约能源和电力成本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程图。
图3为通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风口、2-电流传感器、3-变频器、4-微控器、5-风阀、6-通风管道、7-主管道、8-净化器、9-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多节点感应变频调速排风装置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碧恋天环保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未经碧恋天环保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3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
- 下一篇:高效全热交换新风回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