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激光烧结机用高精度自动化可定量供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77897.5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3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玲;司宝;袁国栋;李健;夏远程;张志鹏;宋张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自由智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321 | 分类号: | B29C64/321;B29C64/343;B29C64/393;B33Y4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激光烧结机 步进电机 自动化 传动轴 齿轮 定量供粉装置 传动轴转动 重量传感器 齿轮转动 打印材料 定量粉末 工作效率 连续打印 影响身体 联轴器 顶丝 供料 铺粉 吸入 用料 粉尘 打印 节约 健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激光烧结机用高精度自动化可定量供粉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联轴器、传动轴、铺粉轴以定量供粉齿轮为主的供料部分和以重量传感器为主的控制部分。供粉部分的定量供粉齿轮通过顶丝与传动轴连接,从而步进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使定量供粉齿轮转动,实现自动化可定量供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现了3D激光烧结机粉末的自动续料、填料,实现连续打印;实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根据打印模型用料估计提供定量粉末,在提高供粉精度的同时节约打印材料,减少废粉的产生;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高,且避免人吸入粉尘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上料领域及激光烧结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3D激光烧结机用高精度自动化可定量供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化时代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工业对自动化生产需求剧增。目前大多数激光烧结机通过人工上料,一般模型打印时间较长,不能实现人工时刻看管,会导致有断料可能;粉末易漂浮到空中,人容易吸入粉尘,对身体健康有损害;人工上料不能准确控制模型物料用量与上料量相等,导致过多料浪费或断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自动化可定量供粉装置,它不仅能自动将物料运送到工作平台,实现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准确控制物料用量,节省材料。同时还能避免粉末物料漂浮被人吸入,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包括控制系统、步进电机、联轴器、密封毛毡、供粉箱、物料、定量供粉齿轮、传动轴、工作平台、重量传感器、铺粉轴部分,通过步进电机的转动通过联轴器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定量供粉齿轮轴向转动,物料由供粉箱滑入到定量供粉齿轮的储料矩形槽,随着定量供粉齿轮转动落到工作平台,步进电机与供粉箱通过螺栓连接、定量供粉齿轮与传动轴顶丝连接、步进电机与联轴器通过联轴器连接、供粉箱外壳钣金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具有定量供料部分和控制部分,定量供粉齿轮内设有定量物料储存槽,工作平台下端安装测重装置,测重装置为重量传感器,与步进电机及控制系统构成闭环控制回路。
附图说明
图1是3D激光烧结机用高精度自动化可定量供粉装置总装图;
图中1-控制系统,2-步进电机,3-联轴器,4-密封毛毡,5-供粉箱,6-物料, 7-定量供粉齿轮,8-传动轴,9-工作平台,10-重量传感器,11-铺粉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3D激光烧结机用高精度自动化可定量供粉装置总装图,其结构由控制系统1、步进电机2、联轴器3、密封毛毡4、供粉箱5、物料6、定量供粉齿轮7、传动轴8、工作平台9、重量传感器10、铺粉轴11等部分。供粉箱5 由钣金焊接而成,步进电机2通过螺栓连接到供粉箱5,步进电机2通过联轴器 3与传动轴8连接,定量供粉齿轮7与传动轴8通过顶丝连接,传动轴8两端通过供粉箱轴承座的轴承,物料6在供粉箱5中滑入定量供粉齿轮7的储料槽中,由密封毛毡4密封,防止物料漏出到其他地方,步进电机2转动带动定量供粉齿轮转动,物料6在定量供粉齿轮7的储料槽中随着定量供粉齿轮7转动到下料部位,物料6落到工作台9上,由重量传感器10测量工作台9上物料重量与设定重量相同,则反馈给控制系统1来控制电动机的转动与停止,物料达到设定值时,铺粉轴11将物料运送到激光烧结机工作部位,从而实现自动上料和控制上料量。
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其中定量供粉齿轮7内设有定量物料储存槽,工作平台9下端安装测重装置,测重装置为重量传感器10,步进电机2通过控制系统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自由智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自由智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7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