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玻璃抽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5562.1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7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巨三奇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06 | 分类号: | C03C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12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真空玻璃 滑动柱 缓冲框 真空泵 盖子 滑槽 粘接 转盘 密封圈 吸盘 电动伸缩杆 夹板 抽气装置 顶部中心 滑动连接 两块玻璃 螺栓固定 人工操作 转动连接 转轴连接 传统的 滑动板 内表壁 气囊 表壁 导管 气泵 制造 自动化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玻璃抽气装置,包括框架、真空泵和导管,所述框架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一端粘接有密封圈,所述框架的顶部中心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框架的内表壁上且气囊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缓冲框的后表壁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与缓冲框之间设置有夹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框架、真空泵的设置,可以制造出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通过吸盘的设置,可以对玻璃进行固定,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设置,可以使得滑动柱带动滑动柱进行运动,使得两块玻璃粘接在一起,完成了真空玻璃的制造,相比传统的人工操作,更加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玻璃抽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玻璃抽气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是一种新型玻璃深加工产品,是基于保温瓶原理研发而成。真空玻璃的结构与中空玻璃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真空玻璃空腔内的气体非常稀薄,几乎接近真空,真空玻璃是将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闭起来,将其间隙抽成真空并密封排气孔,真空玻璃的两片一般至少有一片是低辐射玻璃,这样就将通过真空玻璃的传导、对流和辐射方式散失的热降到最低,其工作原理与玻璃保温瓶的保温隔热原理相同,而真空玻璃在制造的过程中,需要抽气装置对其进行抽气。
传统的抽气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传统的抽气装置需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出错率较高,其次,传统的抽装置在将两块玻璃粘接的时候,缺少缓冲装置,容易造成玻璃的损坏,最后,传统的抽气装置仅是通过密封圈的形式进行与空气隔离,使得空气隔离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真空玻璃抽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玻璃抽气装置,包括框架、真空泵和导管,所述框架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一端粘接有密封圈,所述框架的顶部中心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第二滑槽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框架的内表壁上且气囊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框架的内腔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中心处两侧设置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顶部安装有吸盘,所述框架的水平端内表壁上均通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滑动柱之间设置有缓冲框和推板,所述缓冲框的后表壁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与缓冲框之间设置有夹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框架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框架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真空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真空泵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贯穿框架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动板靠近框架中心处一侧嵌设有磁铁,且滑动板的顶部设置有凹槽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泵与气囊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板的一端贯穿缓冲框与缓冲框滑动连接,所述推板与滑动柱焊接,所述缓冲框与电动伸缩杆焊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夹板与缓冲框内表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转盘与缓冲框内表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巨三奇节能玻璃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巨三奇节能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5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玻璃抽真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压机的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