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双色支架手机按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8468.3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江;黄学平;杨上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恩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3 | 分类号: | H04M1/2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4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部 双色支架 环形连接部 手机按键 手机按键结构 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 双色注塑机 一体式成型 按键凸块 组装零部件 骨架连接 人力成本 软质塑胶 手机组装 硬质塑胶 组装工序 不良率 连接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成型双色支架手机按键结构,包括通过双色注塑机一体注塑成型的双色支架,双色支架包括骨架以及设置在骨架上的多个按键部,骨架的硬度大于按键部的硬度;按键部包括按键凸块以及设置在按键凸块外侧的环形连接部,环形连接部与骨架连接,相邻两个按键部的环形连接部之间设置有连接臂;骨架为硬质塑胶骨架,按键部为软质塑胶按键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双色注塑机一体注塑成型,减少了手机按键的组装零部件以及简化了手机按键的组装工序,减少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手机按键的品质以及降低手机组装的不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体式成型双色支架手机按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手机,手机成为现在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通讯工具,其中市场流通的手机类型中有部分手机任保留机械按键,手机按键具有实现手机快捷操作、使用方便、具有机械手感等优点;如图1-2所示,传统手机按键由键帽100、中板塑胶支架101、底硅胶102三大部分组成,组装时先将中板塑胶支架101放在底硅胶102上,使用胶水将键帽100粘贴到底硅胶102凸台103上,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传统的手机按键具有如下的一些缺点:
1、中板塑胶支架101、底硅胶102需要分别通过两个注塑机台分别进行注塑,底硅胶102注塑完成后需要在油压机上进行油压加工,手机按键组装时,底硅胶102表面需要喷处理剂,整个按键生产加工的工序较多,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
2、喷处理剂工位、底硅胶102和中板塑胶支架101的组装工位、两个注塑机台以及油压机台都需要配备操作人员,提高了人力成本;
3、底硅胶102凸台103周围和中板塑胶支架101按键孔之间必须留0.15mm左右的配合间隙,配合间隙如果太大,按键在装机后会晃动严重,导致按键键帽100周围与机壳间隙不均匀,影响外观,甚至存在卡键问题;配合间隙如果太小,底硅胶102凸台103与中板塑胶支架101按键孔壁会产生干涉或者按压时卡住,无法恢复原位,会导致键帽100翘起、手感偏硬的问题;还有,底硅胶102与键帽100组装时,需要在底硅胶102凸台103面上点胶水来粘贴键帽100,如果胶量过多,胶水会从底硅胶102凸台103溢流至中板塑胶支架101,使得中板塑胶支架101与底硅胶102凸台103粘死,会导致按键无手感,如果胶量过少,键帽100容易脱落,导致按键不良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体式成型双色支架手机按键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体式成型双色支架手机按键结构,包括通过双色注塑机一体注塑成型的双色支架,所述双色支架包括骨架以及设置在骨架上的多个按键部,所述骨架的硬度大于按键部的硬度;所述按键部包括按键凸块以及设置在按键凸块外侧的环形连接部,所述环形连接部与骨架连接,相邻两个按键部的环形连接部之间设置有连接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按键凸块的厚度,所述按键凸块由与手机键帽连接的第一连接块、与手机按键下方的弹片连接的第二连接块组成,所述环形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骨架三个相邻的边缘均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或多个固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手机键帽连接的端面上开制有一回字型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骨架为硬质塑胶骨架,所述按键部为软质塑胶按键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按键部包括十二个数字及字符按键部、四个快捷功能按键部、四个方向按键部和一个主菜单按键部;所述四个方向按键部和一个主菜单按键部各自的环形连接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接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恩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恩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8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后部按键扳机的移动智能终端
- 下一篇:IP软调度系统信息分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