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冷却水冷凝热的再热式空调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54592.2 | 申请日: | 2019-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0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葛海亮;程君艳;王晏平;余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2;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34149 合肥拓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月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 冷却水 再热 阀门 联通 组合式空调机组 本实用新型 热水供水管 热水回水管 出水管 并接 冷却塔 热交换器出水管 冷却水回水管 空调 内热交换器 冷量回收 冷水机组 送风系统 表冷段 供水管 回水管 进水管 冷凝热 凝结水 温控阀 耗能 露点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冷却水冷凝热的再热式空调,包括冷却塔、组合式空调机组、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表冷段后具有再热段,再热段内热交换器进、出水管分别与空调的热水供、回水管连接,热交换器出水管上安装有温控阀,还包括支管一、支管二,支管一一端联通冷却水回水管,另一端与热水供水管并接联通进水管,支管一与热水供水管上分别设置阀门一、阀门二;支管二一端联通冷却水供水管,另一端与热水回水管并接联通出水管,支管二与热水回水管上分别设置阀门三、阀门四。本实用新型冷却水再热式系统相比露点送风系统在不额外耗能下,能够保证相对湿度的控制;实现了利用冷却水来再热空气,又实现了凝结水冷量回收,来降温冷却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冷却水冷凝热的再热式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能耗与社会总能耗之比逐年上升,供暖、空调、通风的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65%,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但一些建筑的使用标准有一定的要求(如温度、相对湿度等),且从今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来看,降低使用标准显然不适宜。
空调系统在全年运行中,室内负荷很少等于设计负荷,室外参数、室内热湿源变化必然导致负荷变化。对于定风量空调系统,要保持室内温、湿度在一定允许范围内,只能通过改变送风参数进行调节。对于餐厅、报告厅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夏季工况,当室外温度降低、室内热湿源不变时,热湿比将减小。若采用露点送风系统,热湿比减小一定程度时要求冷冻水温度降低,导致冷水机组蒸发温度降低、COP下降而能耗增大,随着热湿比继续减小,可能出现找不到机器露点的情况;若将再热时的露点风送入室内,此时调节送风参数只能保证设计温度,造成空调区相对湿度偏大,人体热舒适下降。若采用再热式系统,空调区温湿度的精确控制能够保证,当负荷降低时可通过增加再热量调节送风参数,但常规的再热热源为电、蒸汽或生活热水。采用常规热源由于冷热抵消而造成能源浪费,且采用蒸汽或生活热水再热需要独立热源,对于大多数民用建筑在夏季不可行。
由于冷热抵消以上热源不被允许使用,但如果热源合理,再热式系统比露点送风系统更容易实现送风参数的调节。因此,如何利用冷却水作为热源对露点风进行再热,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来降低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冷却水冷凝热的再热式空调,相比露点送风系统在不额外耗能下,能够保证相对湿度的控制;既实现了利用冷却水来再热空气,又实现了凝结水降温冷却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冷却水冷凝热的再热式空调,包括冷却塔、组合式空调机组、冷水机组,冷却塔与冷水机组通过冷却水供水管、冷却水回水管连接,组合式空调机组表冷段后具有再热段,再热段内热交换器进、出水管分别与空调的热水供水管、热水回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出水管上安装有温控阀,还包括支管一、支管二,支管一一端联通冷却水回水管,另一端与热水供水管并接联通再热段交换器的进水管,支管一与热水供水管上分别设置阀门一、阀门二;
支管二一端联通冷却水供水管,另一端与热水回水管并接联通再热段交换器的出水管,支管二与热水回水管上分别设置阀门三、阀门四;
在夏季空调运行时阀门一、阀门三打开,阀门二、阀门四关闭,利用冷却水对空气再热;在冬季空调运行时阀门一、阀门三关闭,阀门二、阀门四打开,利用空调用热水对空气加热。
所述的利用冷却水冷凝热的再热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冷段底部安装有冷凝水积水盘,支管二上设有冷凝水收集器,冷凝水收集器进水口与冷凝水积水盘底部联通。
所述的利用冷却水冷凝热的再热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水收集器水平安装于支管二上且位于阀门三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4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箱与机身侧板的连接装置及其冷风扇
- 下一篇:一种工业冷气机的摆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