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楼板或墙板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4081.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9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剑;黄自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筑友房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8 | 分类号: | B28B7/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欧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4 | 代理人: | 欧颖;张文君 |
地址: | 41015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结构 体系 中的 预制 楼板 墙板用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楼板或墙板用模具,模具包括四条边模,四条边模按矩形方式组模,分别设置在矩形的四边或其延长线上,其中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平行设置,第二通用边模侧面与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的一端贴合对齐,且第二通用边模包裹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设置,第四边模平行设置在第二通用边模的对边,且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包裹第四边模设置,所述第一通用边模、第二通用边模、第三通用边模和第四边模上均含有模数孔,且所述第四边模的材质为铝合金材质。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边模的组模方式,极大提升了模具的通用率和标准化程度,显著降低了模具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板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楼板或墙板用模具。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墙板是在预制厂或建筑工地加工制成供建筑装配用的加筋混凝土板型构件,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建造装配式大板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
利用已制模具进行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工序流程可分为清理模板、涂隔离剂、模内布筋、灌筑混凝土、振动成型、养护、拆模、检验、成品堆放和运输等工序。
现有建筑行业预制构件墙板模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定制钢边模,长度和宽度都按照构件长度进行定制,预埋件的安装也根据每个构件不同进行定制。钢模比重较大,工人操作不便,效率较低,某些大的构件模具还需借助行车或者叉车。由于预制构件的限制,钢模与构件接触面没有做任何表面处理,易生锈腐蚀,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存放时间短,使用周期变短。
在一种较优的现有技术中,预制混凝土墙板模具中四条边模是铝合金材质,四条边模之间的组模方式是:两条相对平行的侧边模沿构件高度方向设置,另外两条相对平行的中间边模沿构件宽度方向设置。沿构件高度方向设置的两条侧边模,包裹另外两条沿构件宽度方向设置的中间边模。具体的,如图7,现有技术中该模具包括两根中间边模6、两根侧边模5和窗洞模7。两根中间边模6是平行设置的,且设有模数孔,模数孔为中心距100mm、直径18mm圆孔。两根侧边模5也是平行设置的,两根侧边模上均未设置模数孔,但侧边模5上设置了定制孔,这些孔跟预埋件的安装位置是对应的。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因为沿构件宽度方向设置的中间边模有很多种长度,即房屋的墙面有很多种宽度,例如3.5m、3.6m和3.7m等等,例如一根3m的中间边模接一根0.5m的中间边模形成3.5m的中间边模,一根3m的中间边模接一根0.6m的中间边模形成3.6m的中间边模,这样就需要多种不同长度的中间边模,导致非标件较多,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楼板或墙板用模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密拼体系中边模种类较多,长度各不相同,无法进行标准化,导致非标件较多,浪费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楼板或墙板用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四条边模,四条边模按矩形方式组模,分别设置在矩形的四边或其延长线上,其中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平行设置,第二通用边模侧面与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的一端贴合对齐,且第二通用边模包裹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设置,即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的外侧壁均不伸出第二通用边模长度方向的端部,第四边模平行设置在第二通用边模的对边,且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包裹第四边模设置,即第四边模的长度与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第四边模的外侧壁不伸出第一通用边模和第三通用边模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一通用边模、第二通用边模、第三通用边模和第四边模上均含有模数孔,且所述第四边模的材质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用边模的长度小于第一通用边模的长度,也小于第三通用边模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中各边模的高度为100~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筑友房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民筑友房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4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镇物流电动车防碰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预制墙板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