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耐冲击的碳纤维自行车前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3659.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永翊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44349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叉主杆 焊接 本实用新型 加强杆 自行车技术领域 自行车前叉 加强凸起 耐冲击性 双层结构 块结构 连接槽 连接头 耐冲击 受冲击 碳纤维 底端 断裂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强度耐冲击的碳纤维自行车前叉,包括前叉主杆,前叉主杆的一端焊接有U型支臂,前叉主杆上位于U型支臂的上方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块,每个连接块的底端均焊接在U型支臂上,U型支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杆,U型支臂上位于加强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强凸起,U型支臂远离前叉主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头,每个连接头上均开设有连接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块结构加强了前叉主杆和U型支臂之间的连接,使得前叉主杆和U型支臂在受到震动时不易发生断裂,U型支臂采用双层结构,提高U型支臂自身的强度,在受冲击时不易发生弯曲,强度高,耐冲击性强,结构简单,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耐冲击的碳纤维自行车前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现在车辆的增多,导致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共享单车随即兴起,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前叉硬度,容易发生弯曲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耐冲击的碳纤维自行车前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高强度耐冲击的碳纤维自行车前叉,包括前叉主杆,所述前叉主杆的一端焊接有U型支臂,所述前叉主杆上位于所述U型支臂的上方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均焊接在所述U型支臂上,所述U型支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U型支臂上位于所述加强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强凸起,所述U型支臂远离所述前叉主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头,每个所述连接头上均开设有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前叉主杆、U型支臂、连接块和连接头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U型支臂包括内层管,所述内层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均匀分布,每个所述连接凸起远离所述内层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层管。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为空心杆。
优选的,所述加强凸起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与连接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加强杆与连接头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耐冲击的碳纤维自行车前叉,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块结构加强了前叉主杆和U型支臂之间的连接,使得前叉主杆和U型支臂在受到震动时不易发生断裂,U型支臂采用双层结构,提高U型支臂自身的强度,在受冲击时不易发生弯曲,结构简单,强度高,耐冲击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耐冲击的碳纤维自行车前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耐冲击的碳纤维自行车前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叉主杆1、U型支臂2、连接块3、加强杆4、加强凸起5、连接头6、连接槽7、内层管21、连接凸起22、外层管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永翊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永翊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3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轻量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