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3207.2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4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谦;李展;赵俊岭;刘泓;陶娅玲;贾海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索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展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通道芯片 多通道 本实用新型 交叉分布 芯片 单通道 分子诊断技术 微流控通道 单个芯片 单一芯片 分子诊断 液滴检测 医学领域 整体稳定 观察区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芯片,具体是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包括芯片,所述芯片上设置有多通道,多通道是由多个呈交叉分布的单通道组成,多通道上设有液滴检测观察区。本实用新型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提高了单个芯片的检测效率;降低了患者临床分子诊断的成本,同时有利于精准医学领域分子诊断技术的推广,多个呈交叉分布的单通道在保证芯片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集成多个微流控通道在单一芯片上,结构紧凑、整体稳定,可正常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芯片,具体是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
背景技术
通过芯片配合专用设备产生用于DPCR(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使用的液滴,而传统芯片一般都是采用单通道,为了提高了单个芯片的检测效率,进而增加了单通道的数量,但单通道增多会增加芯片体积,导致芯片强度和接合不稳定,出现通道泄漏问题,单通道增加后由于观测区域面积加大,导致无法正常检测。
为了解决上诉问题,特提出了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提高了单个芯片的检测效率;降低了患者分子诊断的成本,同时有利于精准医学领域分子诊断技术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包括芯片,所述芯片上设置有多通道,多通道是由多个呈交叉分布的单通道组成,多通道上设有液滴检测观察区。
为了进一步提高的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使用效果,所述多通道上设有液滴收集区。
为了进一步提高的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使用效果,所述多个呈交叉分布的单通道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的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使用效果,所述芯片的横截面为矩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提高了单个芯片的检测效率;降低了患者基因检测的成本,同时有利于分子诊断技术的推广,多个呈交叉分布的单通道在保证芯片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集成多个微流控通道在单一芯片上,结构紧凑、整体稳定,可正常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的用于DPCR的单通道芯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统的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多通道;2-单通道;3-芯片;4-液滴检测观察区;5-液滴收集区;21-鞘液;22-试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DPCR的多通道芯片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芯片3,提高了单个芯片的检测效率,所述芯片3上设置有多通道1,多通道1是由多个呈交叉分布的单通道2组成,多通道1上设有液滴检测观察区4。
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多通道1上设有液滴收集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索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展,未经苏州索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3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