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1566.6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8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波;吕亚静;黄国斌;梁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铂源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20 | 分类号: | B02C17/20 |
代理公司: | 41112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关贺涛 |
地址: | 47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矿过程 球形介质 搅动 植入 矿石 圆球形状 作用能力 凹陷部 点对点 面接触 钢球 过磨 粒级 磨蚀 排出 咬合 种球 翻滚 | ||
一种球磨介质,包括包裹球,包裹球上设有若干植入球,植入球与包裹球之间形成凹陷部。球形介质磨矿过程中只有点对点的接触,本介质既有点点接触,又有点面接触,增加了介质对矿石的作用能力;球形介质泻落过程中基本沿面泻落,本介质在泻落过程中由于形状的特殊,相互易受到不同力的干扰,即可上下泻落,也可左右翻滚,增加了搅动和磨剥能力;本介质较钢球比表面积更大,和矿石接触面更大,介质形体间的咬合同样能增强其磨剥能力;其搅动性能使磨矿过程中的合格粒级及时排出,避免过磨;介质磨蚀后期仍基本保持一个圆球形状,不会对磨矿过程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物加工中的磨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球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矿物加工领域,球磨机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矿山采出的矿石都需要经过破碎、磨矿、分选等环节把有用矿物提取的过程。磨矿机分为球磨机和棒磨机,主要介质为钢球和钢棒,矿石进入球磨机,通过和介质混合及球磨机的旋转,矿石和钢球不断被抛起、泻落,矿石受到钢球的冲击、磨剥,达到粉碎的目的。现有大部分选矿厂多以各类钢球作为磨矿介质,每年仅磨矿介质的消耗量惊人。
关于磨矿介质的研究,多年来也有不少科研单位和个人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出了不同形状的磨矿介质,如钢段(棒)、纺锤形、多棱形、切割球面形等,都没有较大范围内推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球磨机生产率提高不明显。影响球磨机生产率因素较多,单一因素的影响较难体现;2、介质设计不合理,不符合球磨机内部介质与矿石的作用规律;3、介质生产成本较高;4、介质磨损的后期,成为磨矿的有害因素。如钢段类和棱形,被磨蚀后多数成为了不规则形状,对磨矿反而有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磨介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球磨介质,包括包裹球,包裹球上设有若干植入球,植入球与包裹球之间形成凹陷部。
植入球2的个数为2-12个。
所述包裹球的直径D为植入球直径d的1.4-2.0倍。
所述植入球的植入深度h为直径d的50-80%。
优选的,植入球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包裹球上。
优选的,植入球的数量为三个,均匀分布在包裹球上。
优选的,植入球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包裹球上。
优选的,植入球的数量为六个,均匀分布在包裹球上。
优选的,植入球的数量为12个,包裹球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部等间距的沿包裹球的直径分布有六个植入球,上部和下部各均匀分布三个植入球,并且上部和下部的植入球关于中部所在平面对称分布。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1、球形介质磨矿过程中只有点对点的接触,本介质既有点点接触,又有点面接触,增加了介质对矿石的作用能力;
2、球形介质泻落过程中基本沿面泻落,本介质在泻落过程中由于形状的特殊,相互易受到不同力的干扰,即可上下泻落,也可左右翻滚,增加了搅动和磨剥能力;
3、本介质较钢球比表面积更大,和矿石接触面更大,介质形体间的咬合同样能增强其磨剥能力;
4、其搅动性能使磨矿过程中的合格粒级及时排出,避免过磨;
5、介质磨蚀后期仍基本保持一个圆球形状,不会对磨矿过程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铂源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铂源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1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系高岭土超细搅拌磨
- 下一篇:一种塑料磨粉机的高效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