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碳纤维运动自行车全避震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3857.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9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蔡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祺洋航碳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 |
代理公司: | 32310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孔 主三角架 承力梁 活动连接 垂直 缓冲器 避震车架 后三角架 横梁 主梁 本实用新型 碳纤维运动 运动自行车 一体成型 依次连接 边角处 车坐垫 空心管 三脚架 碳纤维 插孔 空腔 内壁 骑行 销轴 开口 膨胀 容纳 自行车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运动自行车的避震车架,能够有效消除骑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一体式碳纤维运动自行车全避震车架具有主三角架、后三角架、缓冲器和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为三角形,在连接块的三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连接孔一、连接孔二和连接块三;其中下方的连接孔三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三角架上,前端的连接孔一活动连接缓冲器的顶端,后端的连接孔二活动连接后三角架;所述的主三角架为碳纤维一体成型,主三角架由横梁、主梁和垂直承力梁依次连接而成;其中横梁和主梁的连接处设置有插孔;垂直承力梁的顶端为具有开口的空心管,在垂直承力梁顶端的内壁能够装插有车坐垫;垂直承力梁的下半段向外膨胀,下半段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后三脚架的空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运动自行车的避震车架,能够有效消除骑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健康的户外运动,骑行运动型自行车收到人们的广泛欢迎,现有的高档运动型自行车多采用碳纤维来制作车架,但现有的车架避震性能较差,骑行者在骑行时容易感到颠簸,尤其是在碎石或土质路面高速骑行,长时间骑行会加速人员的疲劳感,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具有良好避震效果的车架满足实际的骑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碳纤维运动自行车全避震车架,具有良好的骑行效果。
一体式碳纤维运动自行车全避震车架具有主三角架、后三角架、缓冲器和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为三角形,在连接块的三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连接孔一、连接孔二和连接块三;其中下方的连接孔三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三角架上,前端的连接孔一活动连接缓冲器的顶端,后端的连接孔二活动连接后三角架。
所述的主三角架为碳纤维一体成型,主三角架由横梁、主梁和垂直承力梁依次连接而成;其中横梁和主梁的连接处设置有插孔,用于安放自行车的车把转轴;垂直承力梁的顶端为具有开口的空心管,在垂直承力梁顶端的内壁能够装插有车坐垫;垂直承力梁的下半段向外膨胀,下半段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后三脚架的空腔,主梁为L形,在主梁尾端的上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缓冲器;在主梁和垂直承力梁的交汇处还设置有用于穿插脚蹬的脚蹬轴孔;在缓冲器的后方,垂直承力梁的下方设置有后三角架连接轴,后三角架为横置的V形,俯视方向亦为三角形,后三角架为俯视方向为等腰三角形的四面体,后三角架的尾端设置有轴孔,用于装插后车轮的车轴。
所述的缓冲器为市售的液压缓冲器、气压缓冲器或弹簧缓冲器。
所述的横梁为Y形,横梁的尾端形成枝杈,分别与垂直承力梁的上部和中部连接,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进一步加强主梁和垂直承力梁的连接强度。
所述的主梁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横梁的横截面尺寸。
后三角架的横截面尺寸由前向后向后逐渐缩小,即靠近缓冲器处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靠近后车轮车轴处的横截面尺寸;这样能够在保证强度和弹性形变的同时,有效控制后三角架的尺寸和重量。
装有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碳纤维运动自行车全避震车架在使用时,骑行者坐在车座上骑行,人体的重量通过垂直承力梁有效分散到主梁和后三角架上,后三角架通过与缓冲器活动连接,能够在预定的缓冲范围内通过缓冲器有效调整后三角架和主三脚架之间的状态,有效滤除震动颠簸,降低骑行者的不适应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重量轻、强度大,且能够有效地在行驶过程中动态调整后三角架和主三脚架之间的张弛状态,进而调整碳纤维自行车的状态,且由于主三脚架、后三角架以及横梁与垂直承力梁之间均构成不同方位和尺寸的三角形,形成了坚固的稳定结构,达到了以较小的尺寸和重量实现高强度的目的,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碳纤维运动自行车全避震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祺洋航碳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祺洋航碳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3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头管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膨胀吊心车架头管储物结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