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用给煤装置及其气墙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4331.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8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刚;管凯益;戈剑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长江热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F23C10/18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杨雪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装置 及其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用给煤装置及其气墙组件,气墙组件包括送气机构以及调节机构,送气机构包括气墙套筒、固定套筒以及气墙管道,固定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空心柱,气墙管道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密封穿插在空心柱上,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套筒、调节柱以及限制柱,限制柱和调节柱相对卡接,调节套筒螺纹套设在限制柱的内部,调节套筒的底端螺纹穿插在固定槽内,调节套筒的顶端开有回流槽,回流槽的槽边位置固定安装有环形设置的导流板,气墙管道设置在回流槽内,利用回流槽和导流板将气墙管道输送的气流限位成涡旋气墙,阻止炉渣回流,提高煤粉纯净度,保护给煤装置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用给煤装置及其气墙组件。
背景技术
从给煤机向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输送煤粉时,由于煤粉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燃烧形成温度较高的炉渣,炉渣在燃烧的同时被流化成更小的颗粒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受热气上升的影响,沿给煤口进入煤粉的输送管道内,和给煤机输送的煤粉混合,影响煤粉的纯净度,降低煤粉的燃烧效率,同时,炉渣从给煤口内回流后,极易对给煤管道内的涡轮推送机造成伤害,最终影响煤粉的输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炉渣沿给煤口回流后影响煤粉的输送效率和纯净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墙组件,包括送气机构以及与所述送气机构相互配合的调节机构,所述送气机构包括气墙套筒、夹套在所述气墙套筒上的固定套筒以及穿插在所述固定套筒内的气墙管道,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空心柱,所述气墙管道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密封穿插在所述空心柱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和所述气墙套筒轴线共线的调节套筒、可转动地夹套在所述调节套筒的调节柱以及套设在所述调节柱上的限制柱,所述限制柱和所述调节柱相对卡接,所述调节套筒螺纹套设在所述限制柱的内部,所述调节柱上开有固定槽,所述调节套筒的底端螺纹穿插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调节套筒的顶端开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槽边位置固定安装有环形设置的导流板,所述气墙管道设置在所述回流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气墙套筒的外壁上开有环形设置的固定台阶,所述固定套筒以螺纹旋紧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气墙套筒的外部,所述固定套筒的底端贴合在所述固定台阶的台阶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阶上沿所述气墙套筒轴线延伸的夹持螺纹,所述固定套筒通过所述夹持螺纹固定在所述气墙套筒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气墙管道的一端连通至气墙气泵上,所述气墙管道的另一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密封固定在所述空心柱内。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固定槽内靠近所述调节柱的内壁上向内凸出形成条块,所述条块可转动地配合穿插在所述环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内远离所述调节柱的内壁上刻有调节螺纹,所述限制柱通过所述调节螺纹旋转套设在所述调节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制柱上穿插在所述固定槽的一端外侧圆周面上开有若干腰型槽,所述调节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和所述腰型槽对应的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穿插在所述腰型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的外壁和所述回流槽的槽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气墙管道内的气流在所述回流槽内回转后通过所述间隙排出。
一种锅炉用给煤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给煤管道和输送管道,所述给煤管道连通给煤机和所述输送管道,上述的一项气墙组件均固定在所述输送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给煤管道上还穿插有倾斜的输送气管,所述输送气管靠近所述给煤机设置,所述输送气管的轴线和所述输送管道的轴线之间设置45°至 80°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气墙组件中的气墙管道向回流槽内吹入气流,气流在排出回流槽后在导流板的导向下,在调节柱下回流形成涡旋气墙,进而阻止炉渣和煤粉混合,同时防止炉渣对涡轮推送机造成破坏,提高煤粉的纯净度,提高煤粉的输送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长江热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长江热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4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返料装置
- 下一篇:细纱机纱线筒的全自动运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