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冰面温度测量的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3071.0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文;黄希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1/08 | 分类号: | G01K1/08;G01K1/14;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壳体 外壳体 探头 把手 冰面 温度传感器组件 温度测量 填充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 压紧传感器 移动传感器 测试状态 铝质材料 螺钉组装 竖直位置 塑料材料 螺钉 传感器 壳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本一种用于冰面温度测量的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外壳体、内壳体、温度传感器组件和螺钉;所述的把手固定在所述的外壳体上;所述的外壳体与所述的内壳体通过螺钉组装在一起;所述的内壳体在中心位置有一凹槽,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件固定在凹槽内。所述的外壳体为铝质材料;所述的内壳体为塑料材料;所述的外壳体与所述的内壳体之间填充保温材料。所述的把手可以从竖直位置旋转到水平位置。本探头避免了人体温度对传感器的干扰;同时利用壳体自身的重量,压紧传感器与冰面,保证良好的测试状态;最后通过把手移动传感器探头,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测量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冰面温度测量的探头。
背景技术
滑冰场冰面的温度有严格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冰面温度在零下5度到零下3度之间。由于滑冰场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有时候变化幅度还比较大,这就会影响冰面的温度;为了保证冰场冰面的温度满足国家标准,所以需要及时测量,一旦发现冰面温度偏离国家标准规定的数值,就需要调整制冰设备的工作状态,使冰场冰面的温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传统的测量冰场冰面温度的设备是通过一个圆饼状温度传感器,测量时,测试者手持温度传感器,传感器贴紧冰面并保持一段时间,传感器把测量信号传给测量主机,测量主机显示测量出的冰面温度。由于冰场面积较大,需要选择多个测试点测量冰面温度,这种原始的测量方式需要测量者耗费大量的体力手持温度传感器,并保持传感器与冰面贴紧;同时由于测量者的手直接接触温度传感器,一定程度造成测量干扰,影响温度测量精度。因此设计一种冰面温度测量专用探头,消除测量者由于身体接触温度传感器造成的测量误差,同时减轻测量者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是十分有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冰面温度测量探头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目前滑冰场冰面温度测量误差和测量人员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冰面温度测量的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外壳体、内壳体、温度传感器组件和螺钉;所述的把手固定在所述的外壳体上;所述的外壳体与所述的内壳体通过螺钉组装在一起;所述的内壳体在中心位置有一凹槽,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件固定在凹槽内。
所述的外壳体为铝质材料;所述的内壳体为塑料材料;所述的外壳体与所述的内壳体之间填充保温材料。
所述的把手可以从竖直位置旋转到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温度传感器组件按压进入内壳体的凹槽内,温度传感器的线缆从内壳体凹槽侧壁的开孔处引出;然后把内壳体与温度传感器组件一起通过螺钉和外壳体固定,温度传感器组件的线缆从外壳体侧壁开孔处引出,同时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隙填充颗粒状保温材料;最后通过销轴把把手安装到外壳体上。需要进行冰面温度测量时,把温度传感器组件的线缆跟温度测量仪主机连接,把手旋转到竖直方向,手提把手把探头移动到待测冰场,选定测量点,然后把冰面温度测量探头放置在冰面上,在探头重量作用下,温度传感器组件的测量面被压紧在冰面上,温度测量主机接收温度传感器发送的信号,通过算法计算出冰面温度。移动冰面温度测量探头至下一个测试点,测量下一个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完毕后,断开温度传感器组件与测量主机的线缆,把把手旋转到水平位置,方便温度测量探头的存放。
与现有产品和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镶嵌包裹温度传感器组件的方式,把温度传感器与测量者隔开,避免了人体温度对传感器的干扰;同时利用壳体自身的重量,压紧传感器与冰面,保证良好的测试状态;最后通过把手移动传感器探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1和图2中,标号说明如下:
把手(1),外壳体(2),内壳体(3),温度传感器组件(4),螺钉(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未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3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LORA无线通信技术的智慧粮仓温度实时采集装置
- 下一篇:热电偶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