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盲区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3028.4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2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贾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赛朗斯汽车部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2 | 分类号: | B60Q1/02;F21S41/141;F21S41/37;F21W102/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44283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薛家驹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面 电路板 透光区 通口 本实用新型 内罩体 外罩体 体内 警示作用 顶端处 底面 空腔 内罩 外罩 盲区 容纳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是一种汽车盲区灯,包括外罩体,外罩体设有面板,面板的表面设有用于警示作用的透光区,外罩体内设有空腔,其中空腔容纳有内罩体,内罩体的顶端处设有电路板,电路板的底面处设有LED光源,内罩体内设有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LED光源朝向第二反光面处,电路板设有通口,第一反光面朝向通口,通口与透光区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LED光源、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组合使用,使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在透光区实施均匀分布,能提升光亮度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盲区灯。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私家车进入了大多数家庭,成为了一种平民化交通工具,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从后视镜中观察侧方和后方会存在盲区,例如车辆变道时、车辆转弯时,往往因为后视镜中的盲区导致剐蹭、撞车等交通事故;又比如雨雾天气下,后视镜极易模糊,从而影响驾驶员对于侧方以及后方障碍物的判断。故而现在急需一种辅助驾驶员判断车盲区内障碍物距离的装置。
近来市面上出现:一种车辆后视镜警报灯,具有底座,以及底座上设有面罩和带有若干LED光源的线路板,面罩上设有固定住脚,所述线路板通过面罩上的固定柱脚与底座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会在面罩出现光亮不均匀现象,为了克服光亮不均匀问题,在线路板增加LED光源数量,造成电能耗损大和不便于设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在面板上实施光线均匀分布的汽车盲区灯。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汽车盲区灯,包括外罩体,外罩体设有面板,面罩上设置有透光区,外罩体内设有空腔,其中空腔容纳有内罩体,内罩体的顶端处设有电路板,电路板的底面处设有LED光源,内罩体内设有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LED光源朝向第一反光面处,电路板设有通口,第二反光面朝向通口,通口与透光区相对应。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二反光面是电镀弧形反光面。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反光面带有散光花纹的电镀弧形反射面。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反光面的边缘和第二反光面的边缘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电路板连接有导线,导线一端穿过外罩体内壁并且延伸至外罩体外。
具体进一步,所述外罩体内设有定位件,定位件顶置于内罩体的外壁面。
具体进一步,所述外罩体内设有凸柱,内罩体设有内罩体通口,凸柱置于内罩体通口。
具体进一步,所述电路板设有通孔,凸柱一端延伸至通孔内。
具体进一步,所述电路板的顶面与面板相紧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LED光源、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组合使用,使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在透光区实施均匀分布,能提升光亮度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路板、LED光源和导线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以下附图的图标说明:
外罩体1;空腔101;凸柱102;定位件103;面板2;透光区201;电路板3;通孔301;通口302;LED光源303;导线304;内罩体4;第二反光面401;第一反光面402;内罩体通口40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赛朗斯汽车部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赛朗斯汽车部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3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灯增流电路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座桶的前围塑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