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密封式分段注浆锚索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1034.6 | 申请日: | 201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4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辉;时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建辉;时耀坤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分段 注浆锚索 | ||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中空注浆锚索不能分段注浆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密封式分段注浆锚索,中空注浆锚索的特征在于,注浆芯管为软塑注浆管,在软塑注浆管的对应段数位置上加工上若干出浆孔,安装上支撑套,钢绞线之间形成出浆缝隙,使自密封止浆塞套住一部分出浆缝隙,其余出浆缝隙裸露;浆液会首先逐个充满自密封止浆塞的空腔,在注浆压力下使其迅速膨胀,封住每个注浆段两端的孔壁间隙,自然形成若干注浆段,浆液会均匀的扩散注入围岩裂隙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支护技术,尤其涉及矿用注浆锚索。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生产过程中巷道支护与修复的难度也不断增大,注浆成为解决目前支护难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注浆方式分为普通注浆与分段注浆。普通注浆是从孔口安装注浆管向里注浆,工艺简单,但浆液扩散范围不均匀,尤其对于非均质性的地层;分段注浆可以达到扩散范围均匀的注浆效果,相比普通注浆的优势更加显著。目前的分段注浆方法主要有钻杆后退式、袖阀管后退式两种注浆方法。钻杆后退式注浆方法采用钻杆一次性成孔,钻杆直接作为注浆管,利用钻杆后退实现后退式分段注浆,但是该注浆方法在不同注浆段之间缺乏有效的隔离措施,导致注浆可控性有限,不能保证所有的浆液进入目标注浆区段;为了克服钻杆后退式的不足,有的采用袖阀管后退式,袖阀管后退式注浆主要由注浆外管及注浆芯管两种注浆管构成,注浆芯管两端均设置有止浆塞,利用内部芯管的移动实现分段,浆液进入两个止浆塞之间的被注介质;由于袖阀管后退式注浆结构和施工程序较为复杂,在大规模注浆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构件损坏等情况,降低注浆效率。CN109098687公开了一种裂隙岩体的单止浆塞后退式分段注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内管、外管、注水管、膨胀式止浆塞、内管阀门、外管阀门、注水管阀门、内管单向阀和外管单向阀;所述的膨胀式止浆塞被外管贯通并固定在外管之上,所述的注水管与膨胀式止浆塞内部相连通,可通过注水管向膨胀式止浆塞内注水使膨胀式止浆塞膨胀,膨胀式止浆塞注水压力要高于设计注浆压力,保证在设计注浆压力下膨胀式止浆塞能承受住浆液对其施加的压力,达到分段堵孔密封的目的。这种人工注水分段密封方式操作复杂,施工速度慢效率低下,不易推广使用。
另外,目前对于围岩整体性比较差的巷道还采用注浆锚索。注浆锚索是将锚索体安装在锚孔中,再向锚孔中高压注浆,浆液通过锚孔进入围岩缝隙中,将破碎围岩胶结成整体。注浆锚索起到注浆和锚索锚固双重作用。目前比较先进的注浆锚索是中空注浆锚索。中空注浆锚索是由多根钢绞线螺旋缠绕在注浆芯管上构成的索体,通过注浆芯管向锚孔中高压注浆。目前的中空注浆锚索注浆时采用注浆塞在孔口封堵浆液,浆液从注浆芯管前端出来后由里向外返流注入围岩裂隙,类似于普通注浆,所以存在浆液扩散范围不均匀的缺陷。目前的注浆锚索结构还不能用于分段注浆,其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中空注浆锚索不能分段注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密封式分段注浆锚索。
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密封式分段注浆锚索,包括中空注浆锚索,所述的中空注浆锚索由多根钢绞线螺旋缠绕在注浆芯管上构成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索体前端设有锚固头,锚固头用于将索体锚固在注浆锚孔的底部;索体后端焊接上高强度钢管和配有锁具,在孔外施加预紧力后可用锁具锁紧;中空注浆锚索的注浆芯管为软塑注浆管,软塑注浆管与高强度钢管紧密连接,在高强度钢管的外端头设有外螺纹和空心六角螺母,通过空心六角螺母可与浆液输送管接头快速连接;根据设计的注浆段数,在注浆芯管的分段位置上加工上若干出浆孔,在出浆孔位置的钢绞线与注浆芯管之间安装上支撑套,通过支撑套使索体在该位置撑开形成膨胀节,膨胀节的钢绞线之间张开形成出浆缝隙,并在膨胀节后部套上自密封止浆塞,使自密封止浆塞套住出浆缝隙的后部,出浆缝隙的前部裸露;注浆时,自密封止浆塞会充满浆液发生膨胀,封堵住每个注浆段两端的孔壁间隙,将注浆锚孔自然分成若干注浆段,使浆液均匀的扩散到围岩裂隙中。
所述的自密封止浆塞,是一个外形为椭球形的弹性管,弹性管的最大外径小于注浆锚孔直径,以便顺利推入注浆锚孔中,弹性管的内径小于索体直径,依靠自身弹性套紧在索体上,其中弹性管的管腔中间部分为椭球形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建辉;时耀坤,未经付建辉;时耀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1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