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肌腱组织张力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8364.X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子奇 |
主分类号: | A61B5/22 | 分类号: | A61B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龙日权;彭玲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肌腱 组织 张力 测量 装置 | ||
一种肌腱组织张力测量装置,外芯套于内芯的中部,而筒体套于外芯的中部,内芯的两端分别装有芯帽和开有过线孔,外芯位于筒体的内部装有内挡块和伸出筒体外的指针,外芯位于筒体外朝向过线孔的一端装有外挡块和缝线钩,筒体上开有供指针伸出和移动的限位槽,并于限位槽侧设有刻度线,筒体内装有带动内挡块复位的弹簧。工作时,将人体内的缝线引出并穿过过线孔后挂于缝线钩上,人体肌腱组织通过缝线带动外芯及其上的指针移动,从而极为方便地测出人体肌腱组织的张力,以提高手术的施术准确性和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人体肌腱组织张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人体内损伤的肌腱组织进行缝合等手术操作常见于运动医学。如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手术,该手术需要利用带线锚钉将肩袖残端缝合固定在肱骨的肩袖足印区。在这一过程中,医生虽然能够通过关节镜观察到手术缝合的位置,但对于肩袖组织的张力情况却无法有效得知,若缝合后的张力过大,则很容易影响肩袖组织的愈合能力,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准确测量人体肌腱组织的张力的测量装置,以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手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肌腱组织张力测量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设有轴向通孔的筒体、设有轴向通孔且两端均穿过筒体轴向通孔的外芯,以及两端均穿过外芯轴向通孔的内芯;内芯的其中一端装有直径大于外芯的芯帽且另一端开有过线孔;外芯位于筒体的内部处装有内挡块,外芯位于朝向过线孔的一端处装有外挡块,且内挡块和外挡块的直径均大于筒体轴向通孔的直径,外挡块上或外芯位于外挡块与末端之间处装有用于固定缝线的缝线钩;筒体的上沿轴向开有连通内外两侧的限位槽,筒体外壁位于限位槽的侧边标有刻度线,筒体的内部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筒体和内挡块,且弹簧对内挡块施加指向芯帽的作用力,内挡块上或外芯位于筒体内处固定安装有指针,指针的末端穿过限位槽并指向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肌腱组织张力测量装置,筒体和外芯均设有轴向通孔,且筒体内部的中空腔室与其轴向通孔连为一体,而内芯则穿过外芯,另外,内芯的芯帽、外芯的内挡块和外挡块均具有限位作用,通过它们可以防止内芯与外芯之间、外芯与筒体之间脱出。在非使用状态下,弹簧拉动固定于外芯上的内挡块,从而拉动外芯及其上的外挡块和缝线钩背向过线孔移动,且外挡块与筒体轴向通孔之间具有限位作用,可避免缝线钩缩入筒体内。当需要测量人体肌腱组织的张力时,将用于缝合肌腱组织的缝线引出,然后将缝线的端部穿过内芯上的过线孔后挂在外芯的缝线钩上;此后,人体肌腱组织带动缝线收缩,然后缝线通过缝线钩拉动外芯、内挡块和指针移动,同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后,指针指示的刻度即为此时人体肌腱组织的张力。当测量结束后,从缝线钩上解下缝线,外芯及其上的指针将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通过该肌腱组织张力测量装置的使用,可以极为方便地在手术过程中测量人体肌腱组织的张力情况,从而提高手术的施术准确性和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肌腱组织张力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筒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芯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子奇,未经黄子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8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防火毯
- 下一篇:在工件输送过程中使用的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