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手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6892.X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0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H04M1/04 |
代理公司: | 44388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万正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右夹持部 左夹持部 托部 夹持 手机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向下运动 重力作用 壳体 马达驱动齿轮 运动变换机构 承载 变换机构 车载手机 设置运动 右侧部 左侧部 转换 齿条 联动 支架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上的手机夹持装置,手机夹持装置包括:左夹持部,用于夹持手机左侧部;右夹持部,用于夹持手机右侧部;底部举托部,用于承载手机的底部;以及运动变换机构,用于将底部举托部在手机的重力作用下的向下运动转换成左夹持部和/或右夹持部的朝向手机的至少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通过设置运动变换机构驱动底部举托部在手机的重力作用下的向下运动转换成左夹持部和/或右夹持部的朝向手机的至少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从而使得左夹持部和/或右夹持部实现对手机侧部的夹持,底部举托部承载手机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采用马达驱动齿轮及齿条联动等方式更加简单,而且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手机得到广泛适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娱乐,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行车过程中,使用者经常需要使用手机完成通话或者导航定位等操作,但如果在行车途中手持手机,这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者在行车过程中的手机使用需求,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车载手机支架,方便使用者放置手机,在行车过程中无需直接手持手机也能满足使用需求。
但是,现有的车载手机支架结构设计过于复杂,结构基本采用马达驱动齿轮及齿条联动等方式完成对手机的固定,而且成本较为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车载手机支架结构设计过于复杂,结构基本采用马达驱动齿轮及齿条联动等方式完成对手机的固定,而且成本较为高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手机夹持装置,
所述手机夹持装置包括:
左夹持部,用于夹持手机左侧部;
右夹持部,用于夹持手机右侧部;
底部举托部,用于承载手机的底部;以及
运动变换机构,用于将底部举托部在手机的重力作用下的向下运动转换成所述左夹持部和/或所述右夹持部的朝向手机的至少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其中,所述运动变换机构设置在壳体上,且连接在底部举托部与所述左夹持部和/或所述右夹持部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动变换机构包括:
左变换机构,该左变换机构用于将底部举托部在手机的重力作用下的向下运动转换成所述左夹持部在竖直平面内的朝向手机的转动,所述左变换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上;
其中,左变换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下端与底部举托部的后侧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相对于该第一连杆的下端更加靠近左夹持部;
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下端与第一连杆的上端枢轴连接,该第二连杆的上端与壳体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的外周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相对于该第二连杆的下端更加远离所述左夹持部;
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内端与壳体枢轴连接,该第三连杆的内侧端的外周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齿部,第二啮合齿部与第一啮合齿部外啮合,该第三连杆的外侧端与左夹持部固定连接;以及
第一扭簧,用于驱动第二连杆围绕第二连杆的上端顺时针旋转,第一扭簧的第一弹簧臂抵接在壳体上,第一扭簧的第二弹簧臂抵接在第二连杆上;
右变换机构,该左变换机构用于将底部举托部在手机的重力作用下的向下运动转换成所述右夹持部在竖直平面内的朝向手机的转动,所述右变换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上;
其中,右变换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未经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6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的支架